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国际倒爷章节目录 > 第一百九十三章:赤字

第一百九十三章:赤字

重生之国际倒爷作者:吹牛小王呀 2020-03-08 00:32
    要真正的理解地方和中央的财政关系。

    就必须回到货币的本质上来。

    必须要明确一个前提,在国家层面来说,货币,并不能全权代表国家财富。

    因为货币是可以反复加印的。

    而纸币是信用货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不能购买劳动力,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不存在。

    每年都有更多的货币投入到市场,所以在国家层面来说,并不存在亏本的问题。

    没钱印就完了。

    但印钱的目的是什么呢?

    那什么是国家财富呢?产业,建设,不动产,产品。

    还有更加重要的是外汇储备。

    有别人的钱,才是真的有钱。

    推动建设能力,中央拨款10个亿,修条高速公路,下拨给你,路修好了,目的就达到了,这条路就是国家的财富。

    这10个亿的货币,还能产生5个亿的利润,就造成了更多的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再产生反复的购买力,盈利的部门建设一栋房子,一个楼盘,新建立起一座工厂,解决500人的就业,工厂生产出多少价值的产品,这些,才是国家财富。

    这就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供需理论,在新闻联播上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就叫做,拉动内需。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投放了几千万亿的货币。

    最终建设起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耕地农林和城市面积,协调货币关系,我们现在所享受到的所有一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望无际的产品海洋,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都是国家采用经济政策刺激出来的。

    国家衡量gdp的方法,也不是统计货币。

    gdp(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世界上绝大部份的国家,采用的是生产法,统计gdp,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统计一个地级市的gdp时,计算的是这些产业的增长,在一个财年以内,新增了多少建设,生产出了多少产品,得到了多少的经济价值,在任期间,有一栋楼盘落成,就能拉高gdp,因为他投资规模大,这就叫政绩,再减去中间投资的价值,就得到gdp增长的数值。

    认识了货币的价值过后,就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了。

    货币在国家的手中,不是财富,是流通工具。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中央的财政都是亏本的。

    这叫赤字财政。

    故意的。

    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都会继续下拨到各级政府,还会超额下拨。

    例如英国。

    比如今年英国财政的收入,包括收,还有国营企业的盈利,包括电信,石油,铁路,矿产,这些部门挣到的钱,加起来5万亿。

    当然要留存一定的活动成本,其余的通过公共预算下放,钱不够就加印,5万亿的财政收入,投放5.5万亿,钱不够就加印货币,始终保持中央财政处于一个亏本的状态。

    这才能保证市面上的货币总量,是增加,而不是减少。

    货币充足,可以调用的劳动力就更多,市场就有活力,旺盛,需求就多,货币的流通速度就会加快。

    这样有利于经济增长。

    但要保证赤字在一个健康的量,首先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例如一个财年的gdp总量在30万亿,百分之3就是9000亿,那么国库亏空9000亿都是正常的。

    第二就是财政赤字,不能超过财政总支出的15%。

    超过了15%,国家就不会加印货币了,通过发行国债,减轻财政压力。

    例如财政收入5万亿,支出5.5万亿,财政赤字5000亿,当年的gdp总量30万亿,占gdp总量的1.4%,财政总支出的10%,这个数字就是就是健康的。

    国家控制货币最重要的,就是抑制通货膨胀。

    遇到战争,动乱,需要紧急超额加印货币,才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像老蒋最难受时,海量投放货币,最后将货币贬值到买一个面包,要用一麻袋的钱,就代表财政彻底崩溃。

    目前的中国财经,流传着一句话,6省一市养活全中国。

    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深圳,上海,只有这几个是赚钱的。

    其他省市自治区,全部处于财政亏空状态。

    就连四川成都都是亏本的。

    根本没法比,沿海地区光是进出口,就注定了财政收入天差地别。

    而目前内陆的地级市呢?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和国企改革一样,也是自负盈亏,恰逢这时国企受到市场冲击,结构臃肿,跟不上时代潮流,无法和私企竞争,传统盈利项目资源型的矿产行业,也面临更多的调整,再加上商业地产还刚处在起步阶段。

    内陆省份的制造业严重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

    所以现在的地方财政是真的没钱。

    陕西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