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立国传章节目录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江左穷,桓温窘(二)

第二百三十三章 江左穷,桓温窘(二)

华夏立国传作者:曾鄫 2020-01-21 04:49
    司马温徐、扬州民筑广陵城徙镇之。时征役既疠死者什四五百姓嗟怨。秘书监太原孙盛作《晋春秋》直书时事;大司马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朝歌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言!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其子遽拜谢请改之。时盛年老家居性方严有轨度子孙虽斑白待之愈峻。至是诸子乃共号泣稽请为百口切计。盛大怒不许诸子遂私改之。盛先已写别本传之北府有长安大学出资印行传之江左桓公图奈何——

    引言摘述

    太和五年的冬天广陵城大司马行在在一名内院家仆的带领下桓冲领桓石虔着走进了桓温的书房。

    “幼子都办妥当了?”听到有人走进来伏在桌子上的桓温抬起头看了一眼两人便低声地问道。

    “回兄长的话二哥的灵柩已经扶回宣城下葬于族中墓地里。”桓冲拱手答道。

    “朝廷的诏书追封云子的诏书已经下来了赠平南将军谥曰贞。”桓温嗡嗡地低声说道。

    “啊伯父大人这追封也太薄了吧?”旁边的桓石虔叫了起来。的确江左朝廷不比北府北边的将军金贵统领一州的府兵才有可能领个最低的参将南边的将军一抓一把什么将军名号都有追赠平南将军是有点寒碜了。而那个曰贞恐怕还是看在桓温的面子上给地。

    “云子在襄阳太心急了。”桓温看了一眼自己的侄儿只是淡淡地答道。

    桓冲和桓石虔都是聪明人。很快就听明白了。桓云性情刚直无论是在襄阳镇守还是在广陵平叛用事甚急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调集粮草但是拼命地催促地方官吏。虽然是志在足兵但多所枉滥结果搞到无论是地方官吏还是百姓世家。众皆嗟怨。要不是因为桓温执掌大权早就被有司弹劾的表章给淹没。所以在朝中内外不得人心的桓云如此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且这次桓云死得非常突然刚刚帮桓温去京口督察官仓缺粮案便暴毙了加上桓温正在忙于江左的“改革”。以便改善朝廷的“财政状况”一是还需要朝中配合压制早就群情汹涌的高门世家二是在焦头烂额之下也没有什么精力去跟这些朝官们扯皮了于是也就将就吧。

    桓石虔原本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到自己伯父头上那花白的头还有那张憔悴地脸却再也说不出什么来。

    看到桓冲和桓石虔没有作声了桓温便招呼两人坐下。

    桓温一边为两人亲自斟茶一边亲切地问道:“镇恶。京口的兵练得如何?”

    桓石虔连忙恭敬地答道:“侄儿在京口募得壮士六千正加紧操练。不过……”说到这里桓石虔看了一眼旁边的叔父桓冲。犹豫着不敢说了。

    “怎么了?镇恶还有什么话不敢跟叔父说吗?”桓温一脸祥和笑着问道。桓石虔小名镇恶是桓家打虎五兄弟中老四桓豁的长子。桓豁地才干所以比不上桓温和桓冲但是也甚有器度。无奈时机不佳在“事业上升期”遇上了伪周符家累累在符健、符雄、苻坚手里吃了些败仗。后来闻得周国有童谣“谁谓尔坚石打碎!”于是一气之下将自己二十余子的名字全部改加以石其中以石虔、石秀、石民、石生、石绥、石康当世知名而桓石虔更是这几兄弟中的佼佼者。

    桓石虔颇有才干趫捷绝伦少年时跟着父亲在荆州一次围猎一只老虎身中数箭伏卧在地荆襄诸将知道桓石虔勇猛便开玩笑打赌让他去拔箭。桓石虔二话不说便跑过去刚拔得一箭老虎便跳了起来桓石虔也随之一跳居然比老虎还跳得高躲过了一劫把旁边的诸将吓出一身冷汗谁知桓石虔还不慌不忙等老虎趴到地上了再拔出一箭顺利完成任务赢得彩头。后来从军充任校尉。一次随军北伐桓冲被符健所败困于军中眼看着就要全军覆灭。桓石虔跃马执刀在数万军中杀出一条血路救出桓冲前无敢挡者荆襄三军为之鼓舞雀欢而伪周军为之叹息震撼。结果伪周国人但有患虐疾者旁人在旁边喊一声“桓石虔来”马上能把患者吓出一身冷汗病立即就好了其见畏如此。桓温也甚器重他这次平叛范六叛贼便是以桓石虔为主将逐积功进宁远将军。桓温让他去京口募兵以图练成一支强兵。

    “伯父大人我欲行北府练兵法然所知之甚少只有先前大将军在荆襄时留下的《曾氏兵法军策》残篇因此想请伯父大人找北府的荆襄老人通衡一二得些真正的北府练兵籍典。”桓石虔当即答道。

    桓温点点头明白侄儿的意思北府兵强马壮军势雄甲天下除了兵锐甲坚之外只有一套练兵方法。天下人都知道北府大将军曾华自西征开始未曾败过一仗也正是他一手带出了威震天下地北府军算得上举世兵法大家他的练兵方法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

    “曾叙平天纵奇才文韬武略不一不精更是善于练兵所以才有他今日之成就。说到他的练兵之法倒不是秘而不宣我倒也知道一二。”

    桓温看着闻言大喜地桓石虔心里不由暗自叹息镇恶是我桓家的猛虎可惜却是老四的儿子为什么不是我的儿子呢?想到这里桓温不由心头更堵桓熙、桓济、桓、桓祎自己这几个儿子都是平庸之才难以继承自己的大业。唯独去年出生地灵宝(桓玄)出生时便有异象难道自己的家业便要由这个幼子来继承那桓石虔倒是辅助他的好帮手可惜灵宝年纪太小自己也越来越年衰了时日恐怕不多了一旦有事谁能帮他?其母却原是袁真送来地侍妾(真是一笔糊涂账)。毫无根基只能靠桓冲和桓石虔等桓家人了可是他们会真心辅佐这幼子卑母吗?

    桓温一通胡思乱想好容易才回过神来。调整一下思绪继续说道:“曾叙

    之法繁琐众多光是选兵便有条款四十七条队列正十九条还有其他诸种等等不下千余宽而且他人只是学得皮毛难得精髓。唯独长安6军学堂得以继承其衣钵。”

    桓石虔哦了一声便不再言语了自己总不能跑去长安6军学堂进修吧。就是自己愿意去伯父和父亲也不会让自己去的看来还得自己打注意。桓石虔暗暗下了决心既然那位曾叙平能练出北府兵来自己也能练出京口兵来。

    “伯父大人。侄儿知道了。这徐州民多劲悍自古便有丹阳险兵的说法侄儿属下更是招募的徐州壮士更是其中佼佼者。只要好生操练定会不输北府军。只是可惜原滞留徐州京口的北地流民多已北归不然更可得精锐之师。”

    桓温听到桓石虔的话不由大笑起来。他已经听出自己侄儿地话了这个争强好胜的镇恶儿当是心里不服素未谋面的曾华想与其一争高低而且话里话外都暗指北府强势只是因为北地百姓比南地百姓强壮尤其是关陇、幽燕这些苦寒之地自古便是出精兵的地方他曾华只不过占了一些地利而已。

    桓冲狠狠地盯了一眼自己地侄儿这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打了几场胜仗便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名将了。你也不看看人家曾叙平的对手是谁?伪周符家伪燕慕容家凉州张家哪个不是一时英雄?还不是照样一一收拾现在人家都打到万里之外的绝西之地江左朝廷的“名将们”还在淮河以南打转。

    “兄长度支的问题解决的如何?”桓冲转继问起他最担心的事情。按照桓温的安排在他移驻姑孰(今安徽当涂)桓豁以右将军监荆州、宁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镇守老窝而桓冲自己以振威将军监江州及南豫州、扬州八郡诸军事领江州刺史驻守柴桑(今江西九江市)扼守大江连接荆襄和徐扬。但是他在江州也深受“财政危机”影响被搞得焦头烂额听说桓豁在荆州也好不到那里去。

    “大有转机了!”说到这里桓温阴沉地脸露出一点点笑容了。

    “兄长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收检人口清点官仓如此迅见效?”桓冲大惊道这些措施的确能增加“中央财政收入”但是至少也要等到明年秋收大熟之后才能见效怎么可能这么快?

    “这些举措至少要到明年才能见效去了而且我大行这些举措地方上已经苦言不堪了据说很多高门世家纷纷破产。”桓温说道。

    “破产?”桓冲和桓石虔不明白这个新鲜词的意思。

    “这是北府商人地说法就是说外欠的债务比家产还要多。”桓温解释道“许多高门世家与北府商人做生意多半靠的是农奴部曲多产茶叶、粮食、蚕茧、棉麻等物产来获利再换取北府各种奢华货品。但是你们想想北府的那些东西让人一看就舍不得越用越想有于是这些人便常常入不敷出。”

    好嘛这些高门世家看来跟朝廷一样表面看光鲜的很实际上也是穷得叮当响。

    “于是这些高门世家便与北府商人协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