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立国传章节目录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江左穷,桓温窘(一)

第二百三十三章 江左穷,桓温窘(一)(2/2)

华夏立国传作者:曾鄫 2020-01-21 04:49
的桓云不由一愣不由失声叫了出来但是在桓温的扫视下很快坐定下来了。

    “是的争民。百姓户民是朝廷赋税徭役的根基只有在编户民越多。他们分担地赋役就会相应轻松所输谷米也会更多如此而论朝廷不但可多收谷米民情也可缓和。”后江右遗民者近百万余。朝廷立郡县以司牧之一可防止江右流民流入私门豪家二可抚慰流民恋土之情三可保留侨姓士族的郡望。然北府复江右立藩以均田制招募侨民。北归者十之**余者仅十余万皆因附于豪门世家中不得归。”

    “朝廷南渡后为了安抚世家士族不但延续荫客、荫亲属制还行给客制可按官阶品级拥数量不等的佃户、典计(农奴管家)、衣食客(府中杂役奴仆)。如官品第一第二者佃户不得过四十户典计不过三人以下每降一品。少占佃户五户至九品仍可得五户。少占典计一人至五品议郎以上典计一人。佃户、典计、衣食客及世家士族的左右随从、侍卫皆注家籍并无单独户籍所以朝廷也不会找他们收赋税征徭役。”

    —

    “朝廷行给客制一是安抚优待士族稳定地方二是试图限制士族世家隐匿民户与国争民。但是豪强世家往往不体朝廷苦心肆意占民而地方官吏却因为种种关系对此视而不见。加上在籍百姓不堪重负往往自投豪强世家附为家奴部曲以避苛严赋税徭役。朝廷也对此软弱不堪。前余姚县令山彦林(山遐山涛之孙)曾以严峻刑法收检豪强世家地藏匿民户不到三月便捡得万余口。并查得余姚世家处士虞喜抰藏户口以为私附数量之巨可依律弃市(斩死刑)。让山彦林欲将虞喜绳之于法时诸豪强莫不切齿于山彦林联名上书建业以虞喜有高节为当时名士不宜屈辱。又以山彦林擅造县衙遂以此诬陷其罪。山彦林呈书时任会稽内史的何文穆公(何充)乞留百日以便穷捕逃虞喜后自请其罪方而无恨。何文穆公驳其书信并判坐免官。”

    说到这里看了一眼现桓温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知道自己这次点了何充的名并没有引起这位上司地不满尽管桓温曾受何充的提拔和器重看来死了十几年地人再有威望也扛不住现实中地炎凉。

    “而桓公在兴宁二年施行庚戌土断等改制后颇有成效这是因为桓公行法森严。时彭城王司马玄因为查出在土断中藏匿五户被桓公送至廷尉治罪御史中丞王叔武(王彪之)大人时任会稽内史数年招抚隐民三万余口。如此严法禁各地豪强无不收敛其行故而国法得以大行。”

    “然最近几年朝廷疏忽其间故而豪强世家得以又行故伎藏匿私附人口而百姓骤少徭役赋税更重被迫依附世家。如此循环则国法崩溃朝廷度支缺窘。”

    桓温听到这里不由老脸一红自从庚戌土断以后桓温看到略有成效便转移了注意力更专心致志地将自己的势力向东扩张逐步将手伸进江州、南豫州、徐州、扬州等地按照王猛的说法内斗胜于外战终于将谢万、昙、愔继殷浩、荀羡之后拉下马扫清了东进的脚步谁知道江左朝中居然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

    桓温说做就做先是以朝廷的名义再行严法明言天下先是对各地官吏进行申饬严令他们不得贪墨并重新检讨了赋税徭役制度明令废除折变等不合理举措再严令禁止迎送钱、杂供给等苛捐杂税。

    接着桓温要求对各地藏匿私附的人口进行严格收检。为了给世家豪强们面子桓温下令将荫客和给客制提高标准让每户能多收一半的部曲农奴然后此外的人口百姓必须被清理出来纳入百姓户籍中。

    桓温派出众多使节巡查各郡县一查各地官仓核实谷米数目好次勒令官吏将贪墨地粮草归还否则免官查办二查私藏人口事宜。

    桓温知道榜样的力量立即立了两个典型第一个典型便出在京口桓温派使节查出京口官仓缺粮达四十万斛牵涉官员达数百人。桓温看到主要官员都是以前昙、愔等前任徐州留下地跟、王、谢等世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着手严办他立即上表给朝廷将驻京口的徐州别驾、广陵内史等官员三十二员坐弃市其余附属官吏四百六十七户坐免官流徒北府边地(徒北府诸州边地是近年桓温与北府达成的一个协议江左将坐流徒的罪民和罪官连家代口往北府北府则按人口支付兵器仗甲算得上人口贩卖吧)其中流徒的罪官有一户是丹徒功曹刘翘他并没有捞到什么油水纯粹是受到牵连而已只好带着妻子萧氏和两个儿子刘寄奴、刘道怜随着大队人马北行。

    另一个典型桓温找到了余姚的虞家他遣使节查出虞家藏匿私附人口有四百余口于是立即传令将虞家家主虞良弃市会稽内史王符、余姚县令刘礼知情不报坐罢官流徒北府边地。

    桓温如此严厉手段一行江左各郡县政事为之一清而各地豪强世家虽然迫于桓温的“淫威”不敢清动但是他们心里的怒火和怨恨却越来越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