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立国传章节目录 > 第二百零七章 天灾**(一)

第二百零七章 天灾**(一)

华夏立国传作者:曾鄫 2020-01-21 04:49
    宁三年秋七月己酉徙会稽王复为琅邪王。后。后冰之女也。徐、兗二州刺史希以后族故兄弟贵显大司马温忌之。甲申立琅邪王子昌明为会稽王;固让犹自称会稽王——

    引言摘述

    兴宁三年夏四月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黄河的汛期眼看着也要来临了这个时候将是黄河中下游沿岸各州各郡县最紧张的时候。

    由于黄河在历史上“劣迹斑斑”常年造成大灾所以北府在尚书行省治部辖下除了专门负责水利防洪的治水局以外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河务局专门负责管理司州以下黄河的治理和防洪。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河务局都会倾巢出动主事郎中坐镇荣阳居中协调指挥四位佥事员外郎分段巡视督促检查防洪事务。

    冀州阳平郡东阳武县的县衙官署里阳平郡守灌斐、东阳武县县令裴奎正在商议黄河汛期的事情坐在他们下的还有郡给事中王览郡户曹贾泛郡治曹典史陈寥县户曹主薄章赫等心腹。

    “大人现在正是夏汛开始的时候看天色这雨恐怕是会越下越大了。”河务防洪正是郡治曹陈寥的职责“我昨日接到河务局主事郎中荣阳所在的通报雍州、司州也是连绵大雨而且雨势也是越来越大洪峰顺流而下。一旦两汛相加我们这里的压力就更大了。”

    听到这里屋里地气氛更加沉闷凝重了。在沉寂中只听得屋外的雨声是越地连绵不绝时不时还滚夹一声沉闷的响雷。

    北府的官制律法大家都清楚这黄河要是在东阳武县境内破了一点口子只要是淹了地死了人上到冀州刺史袁方平。中到阳平郡守灌斐。下到东阳武县令裴奎。都脱不了干系尤其是灌斐和裴奎免不了要到理判署去听审一番。

    “文范你给我交个底东阳武县的河堤能不能撑住这次汛期?”沉默了许久灌斐开口追问道。

    裴奎坐在那里默然了好一会这才答道:“如果没过红标。我想并无大碍勉强能撑过如果过了红标恐怕就真的是要听天由命了。”

    在座的众人都知道红标是北府治部颂布制定的防洪地一个标志。实际上就是河务局立在河边地一块石柱上面标有绿色、黄色、红色三道线。绿线以下是正常水势过绿色就意味有洪水地可能治曹就要派人在河堤上巡视。并随时注意水势的涨降。过黄色就意味着有洪灾的危险。该地县郡就得立即动员民夫上堤待命抗洪抢险。过红色就意味着重大危险。当地的军民青壮全部动员上堤抢险而附近的百姓就要全部撤离以防万一。而各色标线各地的也各不一样。

    “红标现在的水势都已经快到黄标了!”灌斐不由恼怒起来但是很快就平复下来现在不是火地时候。“难道军民动员加固河堤严防死守也不行吗?”

    裴奎长叹一声摇摇头道:“恐怕不行这河堤差得太多了能坚持到黄标一要靠以前的底子二是我把加固死守都算进去了。要不然……”

    听到这里灌斐不由地心中一阵抽搐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听裴奎的话贪墨了这些修河堤的钱款或者是少贪墨一下这样也能把这河堤修得更牢固一些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事情了。

    要是这河堤一溃决!突然天边响起了一声巨大的炸雷把灌斐吓出了一声冷汗。而他那张满是冷汗的脸在晃动地灯光和时不时闪过地电光中显得更加苍白。

    不能这样我一个寒末子弟经过近十年的历练终于才坐上这从五品上的郡守之职。位高权显父母妻子也跟着荣华富贵。正是可以大展宏图地时候要我丢弃这一切我不甘心。

    灌斐却突然想到如果真的出了事情就不光是这些没有了自己还要到理判署去听审。做为一位北府“老官吏”灌斐推算的出来自己干的这些事情如果败露出来的话恐怕逃不了到杨木架(绞刑架)下走一遭而自己的父母妻子也免不了要被徒数千里配奴若干年生死难测。

    想到这里灌斐暗暗咬牙道:“不能我不能让这一切生!”只要能熬过这次汛期大不了我吐出一些钱来好生加固这些河堤。

    下定决心后灌斐抬起头瞪着那双变得阴沉的眼睛环视一圈冷冷地问道:“难道就没有良策了吗?”

    郡给事中王览悄悄地瞄了一眼灌斐搓着手轻声地说道:“依属下愚见关键不是我们的河堤不结实而是南岸范县的河堤修得太结实了。”

    听

    灌斐目光一闪就像是屋外黑云中的闪电一样。光盯着王览看了许久最后才说道:“继续说下去。”

    “是的大人但是我们先要考虑的是河务局佥事员外郎崔礼。”王览却把话题转到另外一方面去了。

    灌斐和裴奎对视一眼然后在心中盘算起来。

    崔礼是河务局负责巡视这一段河务的佥事员外郎专门负责监督检查这一段黄河两岸地方的防洪治理。去年崔礼在巡视中现蛛丝马迹几乎要把灌斐、裴奎联手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贪墨河工款的事情给查出来了。

    灌斐和裴奎不由大急慌忙商量对策。

    按照裴奎的想法这世上的人不贪财便好色不好色便惜名。总有私欲的一点。于是灌斐一边稳住崔礼一边托同僚旧事打听终于知道崔礼虽然是个清廉肃正之人但是却极为爱惜自己地名声不贪财不纳妾不狎妓不酗酒在治部以肃正严厉而闻名。

    灌裴两人马下定下一个计策。他们先以地方的名义宴请招待崔礼然后频频敬上加了料的美酒。以为没什么事的崔礼没几杯就被灌醉了醒来之后现身边居然躺着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子。这才知道着了灌裴二人的道。

    灌裴二人却不住地赔礼道歉。说看到崔大人为了百姓和河务。奔波各地身边又没有人照顾甚是辛苦。恰好又有城歌妓曾见过崔礼一面倾慕他的风采为人愿意奉身侍候。灌裴两人听说之后感叹不已为了成就一段佳话。于是筹钱为歌妓赎了身今日终于找到了机会成全了这桩美事。

    灌裴两人还信誓旦旦说绝不将此事宣扬出去。

    崔礼当然知道这二人是鬼话连篇但是他听到最后几句知道灌裴两人在威胁自己于是便犯难了。这事要是被抖露出去自己免不了声败名裂称为士林的笑柄。这可如何是好?

    犹豫了许久。崔礼最后安慰自己说。只是与灌裴两人虚与委蛇而已绝不为虎作伥做违法地事情。于是便默认了灌裴两人地“性贿赂”。任由灌裴在元城治下一座宅院将歌妓奉养其中做为一处别院。而河堤之事也不了了之。

    崔礼做了三十多年地道德先生突然遇上如此“艳遇”当然有些喜欢加上这歌妓不但貌美更是手段了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