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天灾**(一)(2/2)
《华夏立国传》作者:曾鄫 2020-01-21 04:49
把崔礼迷得神魂颠倒食髓知味欲罢不能。于是常常往阳平郡跑潜入别院反倒成就了他“勤事任职”的美名。
灌斐知道王览的意思虽然崔礼与自己有“大缘故”但是他一直若离若合并不见得愿意同自己勾结起来干这件大事情毕竟这件事干系太大了要是这“道德先生”突然良心现揭反正自己岂不是自找死路。
“无妨我们可以给元城别院捎去些珠宝绢布让里边那位好好地缠住崔礼这段时间不要让他到东阳平来。”裴奎想了一下最后出了个主意。
灌斐点点头他知道崔礼正在兴头上。每次来阳平郡那怕是天大的事情也要先去元城别院快活几日再出来办正事。而为了拉拢崔礼灌斐可没少给别院送东西让那个歌妓好生迷惑崔礼。现在到了该用她的时候了。灌斐相信只要进了别院凭那个骚娘们的手段就是黄河全决口了崔礼也得先把事办了再拎着裤子出来善后。
“好对付崔礼就这么办!”
王览听到灌斐把第一问题解决了连忙开始往下说。他和裴奎一样是北府官吏中一部分不是“正途”出身的。王览出身于赫赫有名地晋阳王家而裴奎出身于同样天下闻名的河东裴家。
北府的地盘扩展地非常快“正途科班”培训出的官吏总是不够用所以只好从地方简任提拔了一批有才识有民望的青年不过在官吏比例占得不多王览和裴奎刚好是其中两个。他们两人不但颇有才干也善于钻营很快就步步高升。
后来调迁到阳平郡后说不上谁拉拢谁也不知道谁先“**”谁反正两人就和阳平郡的主官太守灌斐勾结在一起贪墨治工钱款变卖郡仓储粮可没少捞钱每年大把拨下来的修堤河工款怎么能逃出他们的手呢?
“第二件是派谁去做。先这人必须靠得住其次是不能是明面上地人不能被人认出来。”王览继续说道。
灌斐点点头知道王览地意思。办这种事的人当然得是靠得住的心腹其次地确不能让人给认出来最好是脸生的人事后再无声无息地消失这事就齐全了不用担心手尾了。
“那地方选好了吗?”灌斐沉吟了一下又问道。
“这个得问陈大人了他比我们在座的都熟悉河务上的
:
陈寥默然想了很久最后犹豫道:“依属下看来。这地方最好不过选在沙滩口。那里原是老决口前二十年里已经决过十几次了。这两年虽然勉强修复过来了但是底子根基很差。而且那里是范县和东阿县交接的地方就是范县再如何修缮总有疏忽地地方只要找几个当地人细细一问便……”
灌斐一挥手阻止了陈寥的说话然后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好了。大家各司其职吧。先把这个汛期熬过去再说。王兄和文范留下。其余都散了吧。”
听得这么一说其余众人知道灌斐等人要商量更私密的事情于是便起身告辞。
第二日一名男子背着包裹趁洪汛峰期未到在秦亭渡口花重金雇了一艘船冒险过了黄河去了范县。
接下来的日子里。雨越下越大黄河的水势也越来越凶猛防洪的形势也越来越紧张。范县县令崔元整日地奔波在河堤上和县尉一起带领民兵抗洪守堤。
非常巧合崔元也是数量不多的简任提拔地世家子弟他出身于同样显赫地博陵崔家。崔元算得大器晚成地一个四十多岁了才和王览、裴奎一样因为嫡房主家被迁到长安等地去了。这才以旁支的身份被北府起用。
崔元是一个非常称职和认真的县令。两年来把范县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而且这河堤也是他下了大力气监修的每一处河堤都有他的汗水。所以崔元对渡过这个汛期非常有信心。
尽管如此崔元也不敢大意汛期一到就立即采取措施开始抗洪。
雨似乎变小了但是水势还是汹涌无比。崔元知道这是从上游下来的洪水。他接到荣阳的通报雍州、司州地雨势已经停了也就是说只要过了这些洪峰这次汛期就算过了。但是崔元也明白这股汇集而成的洪汛却是最危险的。
崔元带着斗笠披着蓑衣带着几个随从钉在了河堤上密切关注着水势的变化时不时调度人员加固河堤。
现在洪峰快要过去了崔元没有太多的事情便站在河边看着汹涌而混浊的河水在身边咆哮而过最后消失在天水一色中一时心里充满了雄心壮志。
做为一个大姓世家光彩都被嫡系主房给占去因为他们就代表着整个家族做为旁支的崔元一直没有机会出头。直到崔家嫡房被尽数迁到长安、洛阳去了以后他才有机会出仕真是不容易啊。
崔元知道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不再年轻了但是郡、州和吏部对自己的政绩评价都非常高还有机会再上几级挥更大地作用。
突然一位主薄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崔元立即预感到一阵不妙连忙迎了上去。
“大人大事不好了沙滩口决堤了。”主薄哭喊道。
一个炸雷在崔元耳边响起立即让他不知所措决堤了?沙滩口决堤了?那里是个老患口虽然好生修缮了一番但是底子实在太差了是范县一段最危险地地段崔元打算汛期过后等下半年的河工款拨下来重点地再修缮一次想不到居然决口了。
“现在情况怎样?”崔元面如死灰地问道。
“口子有十几米宽就在附近巡视的郡守大人带着民兵赶过去了东阿县地县尉大人也带着民兵赶过去了正在想办法堵口子。听说郡守大人已经下令征用渡船载上石头直接沉在缺口那里应该可以堵上。损失初略估了一下四个临河的村子没了。”主薄边哭边说道。
听到这里崔元痛苦地闭上眼睛两行浑浊的泪水很快和满脸的雨水混在一起。
四个村子上千条人命就这么没了。自己怎么不好好地检查一下沙滩口的河堤治曹说没有问题自己就以为没有问题了。要是自己能够不因为那里是交接处而多重视一下也不会出这样的事情。要是自己坚守在那里而不是这个靠近县城的地方说不定也不会出这种事情。
崔元在不停地责备自己。他目光呆滞脚步蹒跚地在河堤上缓缓地走着。旁边的主薄、随从想去扶他一把却被他无力拨开了。
过了一刻钟崔元仰天长哭道:“我何脸去见范县的地方父老呀!”说罢掩面投入滚滚的黄河水中。
旁边的主薄、随从阻挡不及只能扑到河堤边上看着崔元变成一个黑点在波涛汹涌的河水迅不见了。
“崔大人!”众人大声悲呼道而旁边的黄河水依然咆哮着滚滚向东。
灌斐知道王览的意思虽然崔礼与自己有“大缘故”但是他一直若离若合并不见得愿意同自己勾结起来干这件大事情毕竟这件事干系太大了要是这“道德先生”突然良心现揭反正自己岂不是自找死路。
“无妨我们可以给元城别院捎去些珠宝绢布让里边那位好好地缠住崔礼这段时间不要让他到东阳平来。”裴奎想了一下最后出了个主意。
灌斐点点头他知道崔礼正在兴头上。每次来阳平郡那怕是天大的事情也要先去元城别院快活几日再出来办正事。而为了拉拢崔礼灌斐可没少给别院送东西让那个歌妓好生迷惑崔礼。现在到了该用她的时候了。灌斐相信只要进了别院凭那个骚娘们的手段就是黄河全决口了崔礼也得先把事办了再拎着裤子出来善后。
“好对付崔礼就这么办!”
王览听到灌斐把第一问题解决了连忙开始往下说。他和裴奎一样是北府官吏中一部分不是“正途”出身的。王览出身于赫赫有名地晋阳王家而裴奎出身于同样天下闻名的河东裴家。
北府的地盘扩展地非常快“正途科班”培训出的官吏总是不够用所以只好从地方简任提拔了一批有才识有民望的青年不过在官吏比例占得不多王览和裴奎刚好是其中两个。他们两人不但颇有才干也善于钻营很快就步步高升。
后来调迁到阳平郡后说不上谁拉拢谁也不知道谁先“**”谁反正两人就和阳平郡的主官太守灌斐勾结在一起贪墨治工钱款变卖郡仓储粮可没少捞钱每年大把拨下来的修堤河工款怎么能逃出他们的手呢?
“第二件是派谁去做。先这人必须靠得住其次是不能是明面上地人不能被人认出来。”王览继续说道。
灌斐点点头知道王览地意思。办这种事的人当然得是靠得住的心腹其次地确不能让人给认出来最好是脸生的人事后再无声无息地消失这事就齐全了不用担心手尾了。
“那地方选好了吗?”灌斐沉吟了一下又问道。
“这个得问陈大人了他比我们在座的都熟悉河务上的
:
陈寥默然想了很久最后犹豫道:“依属下看来。这地方最好不过选在沙滩口。那里原是老决口前二十年里已经决过十几次了。这两年虽然勉强修复过来了但是底子根基很差。而且那里是范县和东阿县交接的地方就是范县再如何修缮总有疏忽地地方只要找几个当地人细细一问便……”
灌斐一挥手阻止了陈寥的说话然后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好了。大家各司其职吧。先把这个汛期熬过去再说。王兄和文范留下。其余都散了吧。”
听得这么一说其余众人知道灌斐等人要商量更私密的事情于是便起身告辞。
第二日一名男子背着包裹趁洪汛峰期未到在秦亭渡口花重金雇了一艘船冒险过了黄河去了范县。
接下来的日子里。雨越下越大黄河的水势也越来越凶猛防洪的形势也越来越紧张。范县县令崔元整日地奔波在河堤上和县尉一起带领民兵抗洪守堤。
非常巧合崔元也是数量不多的简任提拔地世家子弟他出身于同样显赫地博陵崔家。崔元算得大器晚成地一个四十多岁了才和王览、裴奎一样因为嫡房主家被迁到长安等地去了。这才以旁支的身份被北府起用。
崔元是一个非常称职和认真的县令。两年来把范县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而且这河堤也是他下了大力气监修的每一处河堤都有他的汗水。所以崔元对渡过这个汛期非常有信心。
尽管如此崔元也不敢大意汛期一到就立即采取措施开始抗洪。
雨似乎变小了但是水势还是汹涌无比。崔元知道这是从上游下来的洪水。他接到荣阳的通报雍州、司州地雨势已经停了也就是说只要过了这些洪峰这次汛期就算过了。但是崔元也明白这股汇集而成的洪汛却是最危险的。
崔元带着斗笠披着蓑衣带着几个随从钉在了河堤上密切关注着水势的变化时不时调度人员加固河堤。
现在洪峰快要过去了崔元没有太多的事情便站在河边看着汹涌而混浊的河水在身边咆哮而过最后消失在天水一色中一时心里充满了雄心壮志。
做为一个大姓世家光彩都被嫡系主房给占去因为他们就代表着整个家族做为旁支的崔元一直没有机会出头。直到崔家嫡房被尽数迁到长安、洛阳去了以后他才有机会出仕真是不容易啊。
崔元知道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不再年轻了但是郡、州和吏部对自己的政绩评价都非常高还有机会再上几级挥更大地作用。
突然一位主薄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崔元立即预感到一阵不妙连忙迎了上去。
“大人大事不好了沙滩口决堤了。”主薄哭喊道。
一个炸雷在崔元耳边响起立即让他不知所措决堤了?沙滩口决堤了?那里是个老患口虽然好生修缮了一番但是底子实在太差了是范县一段最危险地地段崔元打算汛期过后等下半年的河工款拨下来重点地再修缮一次想不到居然决口了。
“现在情况怎样?”崔元面如死灰地问道。
“口子有十几米宽就在附近巡视的郡守大人带着民兵赶过去了东阿县地县尉大人也带着民兵赶过去了正在想办法堵口子。听说郡守大人已经下令征用渡船载上石头直接沉在缺口那里应该可以堵上。损失初略估了一下四个临河的村子没了。”主薄边哭边说道。
听到这里崔元痛苦地闭上眼睛两行浑浊的泪水很快和满脸的雨水混在一起。
四个村子上千条人命就这么没了。自己怎么不好好地检查一下沙滩口的河堤治曹说没有问题自己就以为没有问题了。要是自己能够不因为那里是交接处而多重视一下也不会出这样的事情。要是自己坚守在那里而不是这个靠近县城的地方说不定也不会出这种事情。
崔元在不停地责备自己。他目光呆滞脚步蹒跚地在河堤上缓缓地走着。旁边的主薄、随从想去扶他一把却被他无力拨开了。
过了一刻钟崔元仰天长哭道:“我何脸去见范县的地方父老呀!”说罢掩面投入滚滚的黄河水中。
旁边的主薄、随从阻挡不及只能扑到河堤边上看着崔元变成一个黑点在波涛汹涌的河水迅不见了。
“崔大人!”众人大声悲呼道而旁边的黄河水依然咆哮着滚滚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