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篡唐章节目录 > 第六六章 李道彦

第六六章 李道彦(2/2)

篡唐作者:庚新 2020-01-08 01:56
地的豪强。而且,柴绍已经四十岁了,和李渊也就相差十二而已。比李云秀大了十七八岁。这年龄的悬殊差异。也使得李云秀和柴绍之间。实际上并无半点情感。

    倒是小八常年跟随云秀,更贴心一些。

    李云秀沉吟片刻,轻声道:小八。”

    “卑职在。”

    “你坐下!”

    李云秀让小八坐在身边,轻声道:“本宫是女人家,一时间也无法给与你太多的帮助。如若将来”本宫有一个主意,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百万异从公主差遣。”

    鼻端萦绕着云秀如兰似靡的体香,两人挨得很近,虽隔着衣衫,却能感受到那丰腴**的细腻。

    小八髅忍着心中旖念,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如今薛举窃据金城,迟早会与我大唐一战。二郎如今在扶风统军整备,正需人手襄助。你若是愿意,本宫豁出去脸面,在父皇面前为你求一道旨意,遣你前往扶风。在二郎麾下效力。将来就算”有二郎在,也能护你周全

    按道理说,把小八介绍给李建成最好,毕竟李建成是太子。

    可李云秀知道,李建成身为世子,麾下幕僚无数,而且多是以世胄子弟为主小八出身卑微,不见得能在李建成身边站稳脚跟。如果将来李言庆难,李建成未必会出面帮助小八。

    而李世民不一样,他麾下多以草莽寒士为主。

    虽有官宦子弟,可也大都是犯官浊官之后,无法和李建成身边的人相提并论。

    小八在李世民麾下,会有很多机会。而且小八剑术高明,身手也好。正是李世民喜欢的类型七事实上。李世民对小八的印象也不错,曾好几次与李云秀商量,想要让小八过去帮忙。

    李世民主兵事。会有很多升迁的机会。

    小八只要能抓住一次机会,就能飞黄腾达起来。到时候,李言庆就算想难,也未必成功。

    再者说了,把小八继续留在长安,柴绍恐怕也会不满,对小八多有留难吧”

    毛小八闻听,顿露不舍之色。

    “可是百万一走,岂不是无法在追随公主了?”

    李云秀心里面甜滋滋的,温婉而笑。“你这傻子,好生在二郎麾下效力,早晚会有返回之时

    那眸光中流露的柔情,足令鲁男子枰然心动!

    巩县,李府。

    李神通目光复杂的看着面前这个坐在竹楼门廊上,熟练洁器、候水、淋杯的青年。

    摆放在他面前的,是一套完整的功夫茶具。李言庆正有条不紊的泡茶,传花蝴蝶般的动作,让李神通眼花缭

    据李道玄介绍,这是李言庆自己创出的一套饮茶技巧。

    为此,他专门设计出各种图纸。并使名匠制作而成。名为功夫茶。

    李道玄说:“品此茶,需功夫。”

    这功夫不是武艺,而是一种技巧,一种心态。

    李神通实在是想不明白,李言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说他桀骜,却又彬彬有礼;说他奢侈。可这竹楼中的摆设,却非常简朴;说他贪财。可这些年来,他为赈济灾民,花费甚巨;说他贪慕虚名,但又未见他有任何哗众取宠之举。这些日子留在巩县,李神通听到了很多关于李言庆的熬事。有从李府家人处听的。有从武士裴口中获取,也有从高夫人,裴仁基口中得到。

    不过更多的,还是李神通行走于街市中,从百姓中听得的故事。

    有真。有假”

    但言语中流露出的意思,却只有一个:没有导言庆,就无今日之蒙阳。

    十余耸前,李神通曾在巩县住过一段时间。

    那时候的巩县,不过是个狭小破旧的城市,

    而今,这巩县已焕然一新,不仅是面积增加了数倍,人口增添数倍。那街道市容,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可供三辆大车并行的碎石长街,即便是用巨石撞击,也无法产生太大的破坏。

    战时,这条大街可以令巩县辐重输送无比畅通。而林立的坊市,往来的商户,令李神通恍若行走于十数年前的长安城中。

    有权谋。有手段。有才华,有人望。有名气,有功勋”而李言庆。不过二十一岁,刚成丁!

    突然间,李神通笑了。

    “叔父笑甚?”

    言庆将一个茶盅,推到了李神通面前。

    他是在今日秘密返回巩县,除了召见各部将领和心腹亲信之外,外面无一人,知晓他的到来。

    杜如晦,在两天前赶赴河内。出任河内太守。

    与此同时,薛收也秘密从河内返回,抵达黑石关。

    待安排好一切之后,李言庆就在府中竹楼里,接见已等候他半月之久的李神通父子。

    竹楼外,李道玄正陪着李神通之子李道彦说话。郑宏毅战战兢兢在一旁,脸上带着几分愧色。

    李神通说:“我在羡慕,九哥真是好福气。”

    他说着,拿起茶盅就要喝,却被言庆拦住。

    “叔父,功夫茶,需定下心来方可品出滋味。

    这茶,先闻其香。后品其韵。香韵在口中萦绕,方知苦尽甘来。”

    李神通愕然,旋即照着李言庆所言的方法品茗,许久后,忍不住道一声:“好茶!”

    “叔父所为者,言庆心中明白。

    荣阳回家,并与我治下三郡四十一镇,定会全力支持叔父。窦建德如今在河北已站稳了脚跟,正窥视山东。不过我会命徐世绩在级郡,尽量拖住窦建德,使其在来年开春前。无暇顾及止。东。至于叔父在止。东能得几何?只看叔父的本领,至于李密,叔父倒无需太过担心。”

    三郡四十一镇!

    李神通不由得暗自苦笑。

    这可是李言庆靠自己的本事,硬生生打下来的地盘,没有借助李家半分力量,已成诸侯之势。

    也幸亏这次没有真和李言庆闹翻!

    也幸亏皇兄处置得当。在第一时间封李孝基为邑王。

    十一王之中,除李孝基之外。一字并肩王者,仅李渊实夫人所出的四子,其中一人已经亡故。

    若不是这样,恐怕李言庆未必肯出面和自己接触吧”

    好手段,好豪气!

    李渊诸子中,也许唯有李世民。能与李言庆相比。不过从目前而言,李世民却逊于言庆几分老辣。

    命杜如晦为河内太守?

    似乎也是言庆在为以后布下的一今后招吧。

    至于这后招是什么?李神通目前还看不出端倪。也许只有皇兄那等才智,才能知晓其中奥妙。

    “如此,我后日动身,即往范阳。”

    李神通说着,把手中的茶盅放在荷叶形状的茶盘上,沉吟片刻后道:“养真,我有一件事想要拜托你,不知可否?”言庆一怔,“叔父有话请讲。只要我力所能及,绝不会推辞。”

    李神通露出一抹笑容,轻轻点头。

    他扭头。朝着竹楼外。与李道玄几人交谈的李道彦看了一眼。

    “道彦是我长子,我一直很看重他。”

    李神通膝下共十一子,李道彦最长,年二十六岁。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李神通也在长安。不过他得到消息早,所以没等长安方面做出反应,就逃入南山。也就是后世的秦岭。逃亡的生活很苦,李神通还生了一场大病。是李道彦陪着他,甚至污面在集市中做乞丐,讨来饭食供李神通食用。每思及此,李神通就非常感慨。

    “若无道彦,我几于死。”

    没有李道彦的话,我就死在山里面了。

    这是李神通见到李渊后,说的第一句话”

    他叹了口气。“道彦沉稳,然书生气甚重,为人甚迂腐。

    我望养真能留他在身边,使我无后顾之忧。”

    说罢,他用恳求的目光,看着李言庆。

    言庆一怔,旋即扭头,向李道彦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