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篡唐章节目录 > 第卅章 坦白

第卅章 坦白(2/2)

篡唐作者:庚新 2020-01-08 01:56
你坏别说,众一身打扮穿在薛收身!?,川颇有几分韵味。

    薛收说:“宁陵侯如今随驾江都。可苏叠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且不说一大家子的开销颇大,他从通议大夫一下子变成平民,心里面焉能舒服?要想请他出山,的确不太容易。不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徐要多费心思,再加上李县男和我等从中说项,想来苏麾也不会不同意。只是他能做你多久的幕僚这个我可不敢想你保证。”

    是啊,苏威跟着杨广,说不得什么时候就重新受宠呢。

    徐世绩想了想,有些犹豫道:“既然如此,那你们几个,可不能袖手旁观。

    能用一时且用一时,如果将来陛下回来重新启用他,也说不得是一段善缘,未必就没有好处。”

    长孙无忌抬头突然一笑:“老徐,陛下真的能回来吗?”

    一句话,令席间四人顿时沉默。

    除了言庆之外,其余三人都感到有些迷茫:是啊,皇上,还能回来吗?

    十月二十五日,李言庆返回巩县。

    临行之前,他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给张须陀。

    他在信中告之张须陀。务必要小心瓦岗军的反扑。狸让未必会轻易认输,一旦他重新启用李密的话。定然会有所行动。若瓦岗军犯境,还请小心李密用计。

    在书信最后,言庆留下六个字:守虎牢,待春回。

    开春之后,蒙阳的局势将会相对缓解。在此之前,将军只需守住虎牢关即可!

    至于张须陀会不会听从,李言庆就不知道了。反正该提醒已经提醒,想来张须陀,也会加以小心。

    而荣阳这边的事情,也办的大差不差。

    各家世胄纷纷捐出财物。杨庆也抵达豪阳县,着手安排赈灾。

    李言庆也没有必要再留守豪阳,加之他还要操心军府的事情,所以和徐世绩告辞,与长孙无忌离开豪阳。

    薛收暂时留在荣阳县。

    过两天,他会和徐世绩一同前往洛阳,游说苏羹出山。

    同时,言庆还给苏叠写了一封书信,对他的才能大加赞赏。言庆信中措辞很客套,认为苏叠只是暂时失意,迟早能够复起。与其在家中郁郁寡欢,倒不如做些事情。如今时局虽然不好,却也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时候。

    这封书信能有多大作用?

    李言庆说不上来不过苏爱若真是个聪明人,想必也会有所举措,而非呆在洛阳自哀自恋。

    但言庆却不知道,他这一封书信,对于苏康有着何等意义。

    历史上的苏变,在举家被贬为平民之后,不久郁郁而终。而苏叠的两个儿子,长子苏勋后来成为李世民秦王府中学士馆内的十八学士之一;次子苏皇,入唐后官拜台州刺史。而苏皇的女儿,就是李世民长子的李承乾的太子妃。至于苏皇的儿子和孙子,则成为宰相。

    不过,李承乾似乎随着长孙无垢与言庆订婚。不再可能出现。

    即便是还有一个李承乾,也断然不可能是历史上原来的那个李承乾。因为在年初时,李世民已与北齐名士温君悠长子,李渊府中记事参军温大雅之女成亲。据说两人,倒相敬如宾。

    言庆还真不记得,温大雅的女儿是谁!

    哦,好像前世有一部电视剧《贞观长歌》里,杜撰过这么一个女人,而且和李世民青梅竹马。

    似乎看来,也并非杜撰。

    只不知道,此温氏女,是否就是彼温氏女?

    大业十二年末,徐世绩六次前往洛阳,终请得苏羹出山。

    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年。似乎又生了一点小小改变。只是李言庆,却不清楚这个变化”

    回到巩县。他立刻面临一个巨大的麻烦。

    高夫人,有请!

    高夫人请他做什么?

    李言庆也是心知肚明。

    恐怕,是与长孙无垢的婚事有关,高夫人等得不耐烦了”

    长孙无忌奉母命亲自前来。颇有些耸灾乐祸的说:“李公子,请吧。”

    言庆也知道,这一次。怕是躲不过去了!

    磨磨蹭蹭,又是让小念准备衣衫,又是说髻梳理的不好。一直快到晌午,他才随着长孙无忌。来到毫丘坞堡门前。

    高夫人,在堂上正襟危坐。

    长孙无忌把言庆带到堂前,轻声道:“有什么话,就和我娘说明白。我娘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我,”知道了!”

    李言庆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房间。

    长孙无忌随手把房门合上。在门外廊上坐下。

    “小哥,听说小哥哥来了?”

    长孙无垢兴冲冲跑过来,疑惑的问道:“言庆哥哥呢?”

    无忌笑呵呵,拉着观音婢的小手坐下,一努嘴,轻声道:“在里面,娘有话要和他说,你别去打搅。”

    无垢娇憨道:“娘有什么话,这么神神秘秘?”

    “这个嘛,一会儿你问你那言庆哥哥就好。不过现在呢,你要么在这里陪我说话,要么回房间。”

    长孙无垢挠挠头,在无忌身边坐下。

    “那我陪哥说话吧。”

    此时,李言庆正恭敬跪坐于高夫人面前,诚惶诚恐。

    高夫人说:“言庆,算起来你和观音婢定亲,已有三载。有些事情,老身本不想逼迫太急。可观音婢年纪越来越大,一眨眼的功夫,马上就要十六了。我也知道你公务繁忙,整日就听说你四处奔波,除了军务之外,还要顾及百姓安居”但有些事情,确是不能拖下去。”

    话,说的很委婉,也口。广理。

    高夫人没有搞什么弯弯绕,而是开门见山。

    李言庆不禁苦笑,心里面暗自责怪,自家老爹弄出来的事情,结果现在要自己来收场。

    “言庆,你可是有难言之隐?”

    “不瞒夫人,正是!”

    高夫人说:“我就知道。你肯定有原因。

    言庆,你乃大将军唯一弟子。大将军视你若同己出。自大将军故去后,你一直为我母子三人费心。先是为了观音婢的病,远赴巴蜀寻医;又在我一家危难之时,为我们寻一安身之所。

    你虽还没有和观音婢成亲,可是在我心里,你已是我一家人。

    有什么难处,你就说出来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如果你真的很为难,再等等也并非不可以。”

    李言庆知道,躲不去了!

    当下心一横,一咬牙,他抬起头来。

    “娘,您可知当初是谁为我求亲吗?”

    先叫你一声娘,把这关系定下来。

    高夫人心里不由得一喜,旋即又回答道:“其实你的身世,大将军在世时,已猜出一些端倪。

    言庆,你和郑家决裂之后。改为李姓,此李,莫非与唐国公有关?”

    “啊您已经知道了?”

    李言庆吓了一跳,骇然看着高夫人。

    高夫人笑道:“这又有什么?大将军在世时还说,唐国公忒胆小了些。寰夫人又非那种肚鸡肠之人,能容得那些女儿,又岂能容不得你这一个儿子?”

    言庆吃惊的看着高夫人,半晌后突然笑了。

    “娘,您误会了,我不是唐国公的儿子。”

    “你不是唐国公之子,那他为何,”

    “娘,老师生前猜的不错。我的确是和唐国公有些关系。不过并非父子,其实,我父另有其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抛头露面。我也是四只前才与他相认!您可知,李孝基?”

    “李孝和…李障之子吗?”

    高夫人顿时醒悟过来,李言庆那句“不能抛头露面。的意思。

    “九郎,尚在人间?”

    “家父如今在唐国公庇护之下,年前曾来信说,要往西域一行,还说等他回来,就操办婚事。”

    高夫人冷静下来,也不禁笑了。

    “原来你是九郎之子没想到那家伙还是那般胡闹,真不知轻。

    李言庆一直担心,高夫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会立刻翻脸。不过现在看来,她似乎也认识李孝基。而且关系还不错。言语间,非但没有翻脸的意思,甚至对李孝基的身份,毫不在意。

    转念一想,长孙和李阀,皆为关陇贵族出身。

    其中联系恐怕也非常密切而且,高夫人好像是北齐皇室,对杨坚也好,杨广也罢,都不可能有太多忠诚。

    “那你,

    “家母,周山言氏。”

    “周山言氏,那你可知道言虎?”

    “知道,那是孩儿的舅父。孩儿不但知道他,而且还知道,他如今的下落。”

    高夫人张大了嘴巴,半晌后才说道:“言虎,也还活着?”

    “是!”

    高夫人脸上的笑意更浓。

    “闹了半天,居然是这么回事。

    你爹胡闹也就罢了,怎么言虎也跟着胡闹”恩,若是这样。倒也说得过去。只是九郎也忒大胆。即便今上早已忘记了他的存在,他也不能这样胡闹。那老裴家,万一认出他身份,岂非祸事?

    不过那事情已经很久了,想必这些上知道你爹的人不多,认识他的人更少。

    恩,等他回来,还是要通过你伯父,尽快把这两门亲事置办妥当。否则拖下去,终究不是常事。”

    “娘”不是两门,是三门亲事!”

    高夫人一怔,“三门?”

    李言庆想,既然已经说到这种程度。索性把话说明白吧。

    “还有一个赵王孙女。”

    “赵王”,宇文佑的孙女?”

    高夫人脸色阴猜不定,李言庆也是提心吊胆。

    许久,她叹了口气,“如此说来,宇文家的女儿,莫非就是当初和我们一同前往峭蜀的骨兰朵吗?”

    “正是!”

    “我就说,那孩子怎么看,也不像僚人。”

    灿…”

    “言庆,你且莫如此唤我,我现在脑袋有点乱。”高夫人用手捂着脸,轻轻搓*揉片刻。好半天,她长出一口气,轻声道:“言庆,事情既然已经这样,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我只有一个要求,将来莫要让观音婢受欺负。那孩子生就娇憨性子,对你也颇为眷恋。你若还认我这个“娘”就好好待她,多包涵她。至于其他的事情,和你无关。等我见了你爹,再和他算账。”

    那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咬牙切齿说出。

    李言庆顿感一丝寒意,连忙做出保证

    老爹,非是孩儿不救你,实在是这件事情,你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你自己多保重!

    高夫人和李言庆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一起走出房间。

    才一出门,就见长孙无忌神色严肃迎过来。

    “言庆,出事了!”

    “无忌,出什么事了?”没等言庆回答,高夫人蹙眉问道。

    长孙无忌道:“巩县刚才派人过来,说有一个叫罗士信的人前来送信,“张通守他,殉国了!”

    李言庆的脑袋,顿时嗡的一声响。

    “你说什么,张通守,殉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