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抢盐风波(2/2)
《调戏大明》作者:凌霄公子 2020-01-01 06:00
说是京城之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被感染了这种瘟疫,这种瘟疫是由几个河南的商贩传进来的。
崇祯听说之后,大为恼怒。
他一方面派出大批的御医和各地的大夫去为那些患了瘟疫的人诊治,而另一方面又让没有感染瘟疫的人做好隔离措施。
而皇宫之中的人也是人人自危,因为一旦有一个瘟疫传入到这皇宫之中,那么宫中所有的人也会得到瘟疫了。
崇祯想起那天周皇后跟自己说的话,不禁连连对周皇后称赞,说道:“皇后,幸亏你有先见之明,跟朕说无论如何也不肯让陈圆圆进宫。倘若陈圆圆进了宫之后,那瘟疫见风就感染,这说不定后宫之中有一大半的人都被感染瘟疫了。皇后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呀!”
周皇后只是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臣妾只是不懂得这么多大道理,只知道能够为皇上分忧解劳,能够全心全意为皇上就是臣妾最大的福气。”
且不说这里皇帝和皇后互相更加交心了,单说这瘟疫的蔓延程和破坏力之强实在是令人汗颜。
这瘟疫实在是太厉害了,京城之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瘟疫之后,整个疫情还在不断的扩张,有很多的人、包括老人、中年人和小孩儿都感染了这种病。
最让觉得棘手的是这种瘟疫目前根本就没有找出什么办法可以治疗,有很多人说吃盐可以治疗瘟疫,于是京城之中的人便纷纷抢盐。
一时之间,盐价被从十纹银子一斤涨成了一两银子一斤,后来又涨成了十两银子一斤。
但是到最后,所有的食盐还是被抢售一空。
京城之中的人为了抢盐简直是疯了,有的人一次性的去买上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盐去囤积起来,而没有钱的人卖儿卖女也要去买盐。
一时之间,不仅官盐被抢售一空,就是私盐也开始泛滥起来。
抢盐风波让京城之中治安顿时大乱,所有的人都光顾着抢盐了,什么事情也不做了,店铺也不开门了,商贩也不摆摊了,京城近郊的农民们也不种地了,所有的人都只知道抢盐。
以至于瘟疫还没有死人的时候,有几个人因为吃盐过多中毒而死。
说出去当真是大笑话一桩呀!
有很多人吃了盐之后,发现对病情没有丝毫的帮助,而这时候又有不良的商家趁机说吃大蒜对于治疗瘟疫有好处。
于是,又有很多人一窝蜂的去哄抢大蒜。
大蒜本来是一纹钱可以买十头的,以至于被哄抬物价之后十两银子也买不了十头,大蒜被炒的价格十分高。
有很多有钱的商人就趁机囤积大蒜,然后低价买入、高价买出,趁机大盈期利、大赚其钱。
一时之间,京城之中被陷入了一场十分混乱的境地。
大蒜被抢购一空之后,抢到了大蒜的人得意洋洋,没有抢到的人又十分诚惶诚恐。
莫说是寻常的百姓们抢盐抢大蒜,就是那些王孙贵族,甚至皇宫之中都大肆的囤积大蒜。
就在重任纷纷抢大蒜的时候又传出了一个笑话,那就是有很多人吃盐没有吃死,又吃大蒜吃死了。
因为据说有的人实在是太害怕得了瘟疫了,所以就大肆的吃大蒜,每天几百头大蒜的下肚,然后别的东西什么都不吃,很快就中了大蒜毒而死了。
其中死的一个人竟然还是朝廷堂堂的三品官员,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一时之间又成了天大的笑话。
抢大蒜的风波还没有平息下来之后,又有人说是吃姜可以治疗瘟疫。
正好有很多人吃了大蒜之后觉得对瘟疫没有帮助,于是京城之中的人又纷纷的去买姜,姜商又趁机哄抬姜价。
于是姜价又从一纹银子可以买到两斤,现在变成了二两银子都买不到一斤。
姜价一时之间哄抬的十分厉害,那些有钱的达官贵人们又开始囤积姜,而有些穷人们卖儿卖女们也就是为了买姜。
于是,又闹出了有人因为吃姜致死的笑话,这京城之中瘟疫还没死多少人呢,结果因为有人吃盐、吃姜、吃蒜就先死了不少。
京城之中的抢盐、抢蒜、抢姜风波都持续了很久,有见地的人在想京城之中下一轮要不要掀起抢葱风波的时候瘟疫已经得到了明确的治疗效果。
原来那种瘟疫是由于一种很奇怪的原因引起的,起因是因为河南的某个村子边上有一座山上,那山上有一种奇怪的动物,叫做地鼬,而当地的居民有一些人因为贪图新鲜,便到山上去打那些地油吃。
谁知道吃了地油之后就会患上这种瘟疫,而那种瘟疫又是见风感染的,结果一感染十、十感染百,慢慢的就感染到了很多人。
一般有瘟疫出现的地方,就会治疗的药物,这就好像是有毒药出现的地方一般就会有解药一般。
李青峰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吴用之后,吴用却摇了摇头,说道:“未必如此,这只是理论上的原因而已,实际上未必可行的。”
果然,吴用的话没有错。
等到后来研发出可以治疗这种瘟疫的东西之后,并不是产于河南当地的任何草药,而是产于广东岭南的一种叫做果的东西。
这种果看上去跟平常的李子十分想象,乃是红色的,咬一口便十分过汁,汁水也是红色的。
而成熟了的果并不可以治疗瘟疫,反而是那种仍旧挂在树上的青青的、涩涩的、还没有一点红的那种果可以,吃了之后就可以全身立刻消肿,也立刻消掉红疹,可以完完的治疗瘟疫,这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大自然的现象本来就是如此的千奇百怪,让人怎么想也想不清楚也想不明白。
之所以得到这个治疗结果,是因为河南当地得瘟疫的人也有人去广东岭南那一块经商。
那个人得了瘟疫之后,自以为也没有什么活头了,就站在那里不想走了。
正好树上结满了果子,他便随口吃了一些红色的。
吃了之后,那人觉得肚子饱,但是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帮助。
就在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恰好边上有一枝果垂了下来,那果是青色的。
因为那个人快要死了,他也不管什么青色的还是红色的、能吃还是不能吃了,就随口咬了一口,结果就这么一咬竟然发现竟然会是真的有用的。
于是,那个人就得救了。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入了京城之中。
而京城之中的人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果是可以治疗瘟疫的,那接下来要治疗瘟疫的事情自然交给朝廷来安排了。
因为单凭个人的力量要想去到岭南再把果给摘回来是不可能的,而的好处就是这个时候的果大部分都是青色的,熟透了的也有,但是很少。
要想治疗瘟疫,得到这青色的果那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崇祯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便立刻派了大臣去广东岭南摘果。
这种摘果的工作十分烦琐,因为要摘那种完全青色的才是。
于是,快马把圣旨传到了岭南。
岭南的官员立刻派人去摘,摘好了之后就放在那里,只等着京城派出的钦差去运就是了。
崇祯之前的时候因为控制瘟疫不利被人骂的很惨,骂他是个无能昏庸的皇帝,而今瘟疫一旦有了治疗的方法了,他又从朝廷派出了钦差大臣去把那些青色的果运过来。
崇祯听说之后,大为恼怒。
他一方面派出大批的御医和各地的大夫去为那些患了瘟疫的人诊治,而另一方面又让没有感染瘟疫的人做好隔离措施。
而皇宫之中的人也是人人自危,因为一旦有一个瘟疫传入到这皇宫之中,那么宫中所有的人也会得到瘟疫了。
崇祯想起那天周皇后跟自己说的话,不禁连连对周皇后称赞,说道:“皇后,幸亏你有先见之明,跟朕说无论如何也不肯让陈圆圆进宫。倘若陈圆圆进了宫之后,那瘟疫见风就感染,这说不定后宫之中有一大半的人都被感染瘟疫了。皇后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呀!”
周皇后只是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臣妾只是不懂得这么多大道理,只知道能够为皇上分忧解劳,能够全心全意为皇上就是臣妾最大的福气。”
且不说这里皇帝和皇后互相更加交心了,单说这瘟疫的蔓延程和破坏力之强实在是令人汗颜。
这瘟疫实在是太厉害了,京城之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瘟疫之后,整个疫情还在不断的扩张,有很多的人、包括老人、中年人和小孩儿都感染了这种病。
最让觉得棘手的是这种瘟疫目前根本就没有找出什么办法可以治疗,有很多人说吃盐可以治疗瘟疫,于是京城之中的人便纷纷抢盐。
一时之间,盐价被从十纹银子一斤涨成了一两银子一斤,后来又涨成了十两银子一斤。
但是到最后,所有的食盐还是被抢售一空。
京城之中的人为了抢盐简直是疯了,有的人一次性的去买上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盐去囤积起来,而没有钱的人卖儿卖女也要去买盐。
一时之间,不仅官盐被抢售一空,就是私盐也开始泛滥起来。
抢盐风波让京城之中治安顿时大乱,所有的人都光顾着抢盐了,什么事情也不做了,店铺也不开门了,商贩也不摆摊了,京城近郊的农民们也不种地了,所有的人都只知道抢盐。
以至于瘟疫还没有死人的时候,有几个人因为吃盐过多中毒而死。
说出去当真是大笑话一桩呀!
有很多人吃了盐之后,发现对病情没有丝毫的帮助,而这时候又有不良的商家趁机说吃大蒜对于治疗瘟疫有好处。
于是,又有很多人一窝蜂的去哄抢大蒜。
大蒜本来是一纹钱可以买十头的,以至于被哄抬物价之后十两银子也买不了十头,大蒜被炒的价格十分高。
有很多有钱的商人就趁机囤积大蒜,然后低价买入、高价买出,趁机大盈期利、大赚其钱。
一时之间,京城之中被陷入了一场十分混乱的境地。
大蒜被抢购一空之后,抢到了大蒜的人得意洋洋,没有抢到的人又十分诚惶诚恐。
莫说是寻常的百姓们抢盐抢大蒜,就是那些王孙贵族,甚至皇宫之中都大肆的囤积大蒜。
就在重任纷纷抢大蒜的时候又传出了一个笑话,那就是有很多人吃盐没有吃死,又吃大蒜吃死了。
因为据说有的人实在是太害怕得了瘟疫了,所以就大肆的吃大蒜,每天几百头大蒜的下肚,然后别的东西什么都不吃,很快就中了大蒜毒而死了。
其中死的一个人竟然还是朝廷堂堂的三品官员,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一时之间又成了天大的笑话。
抢大蒜的风波还没有平息下来之后,又有人说是吃姜可以治疗瘟疫。
正好有很多人吃了大蒜之后觉得对瘟疫没有帮助,于是京城之中的人又纷纷的去买姜,姜商又趁机哄抬姜价。
于是姜价又从一纹银子可以买到两斤,现在变成了二两银子都买不到一斤。
姜价一时之间哄抬的十分厉害,那些有钱的达官贵人们又开始囤积姜,而有些穷人们卖儿卖女们也就是为了买姜。
于是,又闹出了有人因为吃姜致死的笑话,这京城之中瘟疫还没死多少人呢,结果因为有人吃盐、吃姜、吃蒜就先死了不少。
京城之中的抢盐、抢蒜、抢姜风波都持续了很久,有见地的人在想京城之中下一轮要不要掀起抢葱风波的时候瘟疫已经得到了明确的治疗效果。
原来那种瘟疫是由于一种很奇怪的原因引起的,起因是因为河南的某个村子边上有一座山上,那山上有一种奇怪的动物,叫做地鼬,而当地的居民有一些人因为贪图新鲜,便到山上去打那些地油吃。
谁知道吃了地油之后就会患上这种瘟疫,而那种瘟疫又是见风感染的,结果一感染十、十感染百,慢慢的就感染到了很多人。
一般有瘟疫出现的地方,就会治疗的药物,这就好像是有毒药出现的地方一般就会有解药一般。
李青峰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吴用之后,吴用却摇了摇头,说道:“未必如此,这只是理论上的原因而已,实际上未必可行的。”
果然,吴用的话没有错。
等到后来研发出可以治疗这种瘟疫的东西之后,并不是产于河南当地的任何草药,而是产于广东岭南的一种叫做果的东西。
这种果看上去跟平常的李子十分想象,乃是红色的,咬一口便十分过汁,汁水也是红色的。
而成熟了的果并不可以治疗瘟疫,反而是那种仍旧挂在树上的青青的、涩涩的、还没有一点红的那种果可以,吃了之后就可以全身立刻消肿,也立刻消掉红疹,可以完完的治疗瘟疫,这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大自然的现象本来就是如此的千奇百怪,让人怎么想也想不清楚也想不明白。
之所以得到这个治疗结果,是因为河南当地得瘟疫的人也有人去广东岭南那一块经商。
那个人得了瘟疫之后,自以为也没有什么活头了,就站在那里不想走了。
正好树上结满了果子,他便随口吃了一些红色的。
吃了之后,那人觉得肚子饱,但是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帮助。
就在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恰好边上有一枝果垂了下来,那果是青色的。
因为那个人快要死了,他也不管什么青色的还是红色的、能吃还是不能吃了,就随口咬了一口,结果就这么一咬竟然发现竟然会是真的有用的。
于是,那个人就得救了。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入了京城之中。
而京城之中的人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果是可以治疗瘟疫的,那接下来要治疗瘟疫的事情自然交给朝廷来安排了。
因为单凭个人的力量要想去到岭南再把果给摘回来是不可能的,而的好处就是这个时候的果大部分都是青色的,熟透了的也有,但是很少。
要想治疗瘟疫,得到这青色的果那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崇祯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便立刻派了大臣去广东岭南摘果。
这种摘果的工作十分烦琐,因为要摘那种完全青色的才是。
于是,快马把圣旨传到了岭南。
岭南的官员立刻派人去摘,摘好了之后就放在那里,只等着京城派出的钦差去运就是了。
崇祯之前的时候因为控制瘟疫不利被人骂的很惨,骂他是个无能昏庸的皇帝,而今瘟疫一旦有了治疗的方法了,他又从朝廷派出了钦差大臣去把那些青色的果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