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修桥补路
《日不落盛唐》作者:月影微凉 2020-11-02 09:48
李文渊听完之后默不作声,庄伏狄是他亲自点的出征将领,选择他是因为张君泰也现正在率领军队在西边的中亚地区不断的巡视着,一直在提防着来自西突厥的反扑和萨珊帝国的反击。所以作为和张君泰一样出自军校的优等生,庄伏狄自然顶上了本来应该由张君泰的位置,驻守的东线上。其实这两个人一个极其擅长谋略,而另一个则擅长在战场上抓住时机随机应变。这本来应该是一对极为合拍的搭档,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两人却又都是固执的很,都不愿意承认对方的想法是正确的。所以想让这两人合作,除非是天地倒转过来,太阳打西边出来都不行,因为这种情况,张君泰和庄伏狄才会被李文渊安置在势力的两边,而李文渊自己则坐镇在正中间统筹全局。
不过虽然这两人的脾气秉性完全相反又都十分固执,但好在这些争斗也仅仅局限在两人凑在一起争论战术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一旦到了战场上,这两人便都会冷静下来,冷静的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胆寒。他们能够完全不带任何感情的去分析自己掌握的所有情报,并且根据自己脑海中所拥有的知识选择出对于目前情况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有效的就是最好的。
想到这里,李文渊心中也算是暂时的松了口气。自己现在也没有什么太赶时间的战略计划,所以庄伏狄就这样保持东线的焦灼态势久一点倒也无碍,而且可以通过这种表象来迷惑敌人,让周边的人乃至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原地区的各个势力都能够觉得自己手下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并非如传言一般的强悍,之所以能够打败突厥人也仅仅是因为运气比较好。如果能让那些人这样想,那真的是再好不过的了。李文渊恨不得让天下所有的势力都瞧不起自己手下的军队,这样才能在将来对上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打他们一个猝不及防。
于是李文渊也就不在催促庄伏狄了,更何况现在他自己手中也积攒着一大批的公事没做呢。虽然薛仁越能够处理大部分的中亚地区的各种事务,但是有一些大事还是需要李文渊亲自拍板决定的。虽然大事没有那么多,但是广袤的中亚地区哪怕一座郡城只来一件大事,积累下来也足够李文渊处理上一阵子的了。更何况一座郡城不可能只有一件大事吧,于是李文渊在解决了心中的忧虑之后,便一心一意的扑在了自己领地内的相关建设上面。
由于是草原和山脉交错纵横的地形地貌,所以新征服的中亚地区在州城府县的设立之初就要思考许多未来可能出现的交通问题,以及目前这块地皮下面埋藏着的矿藏问题。李文渊不希望自己手下的领地像淘金热时期的美国一样,因为一处金矿而迅的出现了一座城市,之后随着金矿的枯竭这个城市又慢慢的变成了无人的鬼城。所以在设立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虽然这两人的脾气秉性完全相反又都十分固执,但好在这些争斗也仅仅局限在两人凑在一起争论战术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一旦到了战场上,这两人便都会冷静下来,冷静的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胆寒。他们能够完全不带任何感情的去分析自己掌握的所有情报,并且根据自己脑海中所拥有的知识选择出对于目前情况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有效的就是最好的。
想到这里,李文渊心中也算是暂时的松了口气。自己现在也没有什么太赶时间的战略计划,所以庄伏狄就这样保持东线的焦灼态势久一点倒也无碍,而且可以通过这种表象来迷惑敌人,让周边的人乃至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原地区的各个势力都能够觉得自己手下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并非如传言一般的强悍,之所以能够打败突厥人也仅仅是因为运气比较好。如果能让那些人这样想,那真的是再好不过的了。李文渊恨不得让天下所有的势力都瞧不起自己手下的军队,这样才能在将来对上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打他们一个猝不及防。
于是李文渊也就不在催促庄伏狄了,更何况现在他自己手中也积攒着一大批的公事没做呢。虽然薛仁越能够处理大部分的中亚地区的各种事务,但是有一些大事还是需要李文渊亲自拍板决定的。虽然大事没有那么多,但是广袤的中亚地区哪怕一座郡城只来一件大事,积累下来也足够李文渊处理上一阵子的了。更何况一座郡城不可能只有一件大事吧,于是李文渊在解决了心中的忧虑之后,便一心一意的扑在了自己领地内的相关建设上面。
由于是草原和山脉交错纵横的地形地貌,所以新征服的中亚地区在州城府县的设立之初就要思考许多未来可能出现的交通问题,以及目前这块地皮下面埋藏着的矿藏问题。李文渊不希望自己手下的领地像淘金热时期的美国一样,因为一处金矿而迅的出现了一座城市,之后随着金矿的枯竭这个城市又慢慢的变成了无人的鬼城。所以在设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