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 从庐州到京师(2/2)
《臣权》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5-07 01:57
呈一番。皇帝全神贯注地听着,偶尔打断说,这事儿已经奏报过了,说说别的。
杨世珍与邓宇等人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他们知道皇帝想自己主动说出来什么,但是他们不敢,也不知道该如何说起,特别是杨世珍想起昨天阁老那不阴不阳的表情,心里都不寒而栗,他和岳佳恒一样,谁也没有从自己的靠山嘴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相信那些老狐狸也不知道,发生那么大的事情,但但把这三个人叫到京师做什么,不过也不能不佩服皇帝的眼光,喊了最远的那个罗永辉,还没有接到圣旨,就已经被刺杀在自己府上,证明了那个罗永辉的确是关键人物,由此也可以断定,杨世珍和岳佳恒两人应该也是关键,但是,哪里关键了呢?
这正是这些朝廷大员们想不通的地方,罗永辉还好说点,至少因为郑功兵曾经向其求助后就遭到伏击,不管怎么样,他的嫌疑都是最大的,可惜的是,他死了,死的莫名其妙,甚至牵连了一个王子,偏偏这个王子却牵涉了燕王和其世子朱高炽。
大家也只能装糊涂了,皇上知道多少,是谁也没有底气的事情,只能说皇帝问到哪里,他们回答到那里,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朕看了户部的近三年履报,陕西负责中转的和西北来往的物资,最近出口比进口落差要大了很多,杨爱卿,不知道这一点,你有没有注意过呢?”
杨世珍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要不是一直低俯着身子,恐怕早就被别人看到了,而那边岳佳恒的脸色也不好看,他们都以为皇上会问及关于郑功兵遭遇追捕及追杀的事情,两个人以为和自己的关系都不太大,所以早就想好了对策,各种搪塞的理由都已经在腹中计算了多次,但是却没有想到皇上会从这个方面开刀。
不错,随着燕王的战果扩大,而繁荣了曾经在大汉以后就逐渐荒废了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路,燕王的战利品以及各国特产接踵而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明的物资,但是燕王的军需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因为连年征战的因素,燕王在西进的过程中,很少注重生产,就连部分地区。虽然已经由朝廷委任官员,但是经过战火的摧残,所起到的成效也很差,要恢复战前的繁荣,恐怕远远不是十年二十年所能做到的。
所以支持燕王这只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成了大明现在负担最大的事情之一,不过其中对于大明算是一个负担。但是也蕴含了无限丰富的商机在里面。
燕王在战争中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再加上被征服的各国对于大明的贡品等等,还有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渐开通,特别是战后的部分区域,为了快速恢复元气。也大力的鼓励商业贸易,如此一来,这里面包含的财富就是无法计算的清楚了。
也正是这些,在陕西、陕西行都司、哈密地区等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团地,有内地各种商人在陕西西安等地设的海关备案。然后将货物换成有西方过来的各种特产,运回大明腹地,而大明的茶叶、粮食、丝绸、瓷器等等。也纷纷的经由海关,发往西方的各个地区。
其中粮食由海关严格控制,只是供应给燕王所属,其余的才是给各国商人或者是置换各种奢饰品。
但是最近几年。运往西方各地的物资逐渐增多,但是回馈内地的物资明显的减少,至少从海关的账目上,看出来是这样的。
这些东西,纵然是不太懂经济的杨世珍、岳佳恒也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偏偏又不能说出来个所以然,就是这样。才有些稍许惊慌。
杨世珍被皇上的突如其来懵了神。岳佳恒却坦然朗声回奏道:
“启禀皇上,此乃陕西等地的政务,臣下却是不知,臣下对于陕西行都司的军务还算了解,但是对于生意上的门道,真的是不懂!”
“不懂?!”
“正是。”岳佳恒说:“自从陛下严令军政分开,臣已经很久没有过问军务之外的事情了。”
岳佳恒受到鼓舞,显出不同于军人的本色,俨然一副忧国忧民一心为军务的国之干城,慷慨陈词,滔滔不绝,历陈陕西行都司军务的弊端,地方官吏之不配合,甚至毫无顾忌地抨击陕西行都司上下对于军务上的荒废轻视等等。
杨世珍见他忘乎所以,几次以眼色制止,岳佳恒均不屑一顾,旁若无人。好像凭着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一发而不可收。
瞥见皇上眯起双目,连忙轻咳两声,左都御史邓宇、户部侍郎张亚也互相交换了几次眼色,都为这位看似莽撞的边塞将军捏了一把汗。
“朕知道了!”朱元璋忽然说道,挥了挥手。
“皇上……”岳佳恒近前施礼,还想申述奏呈,杨世珍正想上前抢过话题,但是听到皇上大声喊了一句:“岳佳恒!”
“臣在!”
“你果然是伶牙利齿,好一副口才!”朱元璋似笑非笑,望了他一眼,他连忙躬身回道:
“微臣……”
“朕看让你做行都司指挥使的位置有点太委屈了,陕西总督的位置才适合你嘛!”
“臣不敢!”这句话直接击破了刚才岳佳恒的激情,连忙躬身请罪道。
“你的长子岳清林今年多大了?”
“犬子今年三十二岁,陛下!”
“朕听说你的长子很有出息啊。”朱元璋突然敛起微笑,问道:“朕谕示但凡军方要员家属都不能擅自插手商贾事宜,但是听说他的生意做得不错,已经快成了凉州的首富了,忤圣旨,胆子不小。”
刚才还辞锋犀利、能言善辩的岳佳恒忽然愣住了,惊出一身冷汗。难道皇上让自己进京,所为的也就是问罪,自己儿子的事情,他也略有所闻,但是至于是不是凉州首富,天才知道呢,皇上怎么会注意自己这个没有功名的儿子呢?
“他和那个鄂宝庆的一些事情,朕还是知道的!”朱元璋话语显得并不严厉,“所谓人为财死,既然他无意功名利禄,做起来生意也好,但是卿家还坐这个位置上,是不是有些尴尬呢?”
岳佳恒如雷击顶,扑嗵跪下,连声说道:
“臣罪该万死。”
几位大臣都惊愕得面面相觑,杨世珍也心中发毛,看见皇上突如其来的责难,竟然是莫名其妙的,他自己也害怕有什么别的事情株连于他。
岳佳恒跪在地上两腿微微发抖,没有想到自己慷慨激昂的那几句话,竟然换来了皇帝让自己归隐的话语,吃惊之下,他的头脑哄哄作响,跪在地上哆嗦着。
“岳佳恒!”
“罪臣在。”
“你起来吧。”
以为耳朵听错,不由得偷觑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帝的脸上没有怒容,倒是挂着一个一脸和蔼的微笑。
“起来吧!”朱元璋又说了一遍。
“臣谢主隆恩。”
“也难怪!”朱元璋说,“朕都知道,虽然几次朕增加卿家们的俸禄,但是对于要养活一大家子的卿家们,还是杯水车薪啊。”
吓得又要跪下,朱元璋挥挥手。岳佳恒心中奇怪,对他儿子暗中那些忤逆犯上的举止,圣上岂有宽宥之理?
杨世珍与邓宇等人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他们知道皇帝想自己主动说出来什么,但是他们不敢,也不知道该如何说起,特别是杨世珍想起昨天阁老那不阴不阳的表情,心里都不寒而栗,他和岳佳恒一样,谁也没有从自己的靠山嘴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相信那些老狐狸也不知道,发生那么大的事情,但但把这三个人叫到京师做什么,不过也不能不佩服皇帝的眼光,喊了最远的那个罗永辉,还没有接到圣旨,就已经被刺杀在自己府上,证明了那个罗永辉的确是关键人物,由此也可以断定,杨世珍和岳佳恒两人应该也是关键,但是,哪里关键了呢?
这正是这些朝廷大员们想不通的地方,罗永辉还好说点,至少因为郑功兵曾经向其求助后就遭到伏击,不管怎么样,他的嫌疑都是最大的,可惜的是,他死了,死的莫名其妙,甚至牵连了一个王子,偏偏这个王子却牵涉了燕王和其世子朱高炽。
大家也只能装糊涂了,皇上知道多少,是谁也没有底气的事情,只能说皇帝问到哪里,他们回答到那里,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朕看了户部的近三年履报,陕西负责中转的和西北来往的物资,最近出口比进口落差要大了很多,杨爱卿,不知道这一点,你有没有注意过呢?”
杨世珍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要不是一直低俯着身子,恐怕早就被别人看到了,而那边岳佳恒的脸色也不好看,他们都以为皇上会问及关于郑功兵遭遇追捕及追杀的事情,两个人以为和自己的关系都不太大,所以早就想好了对策,各种搪塞的理由都已经在腹中计算了多次,但是却没有想到皇上会从这个方面开刀。
不错,随着燕王的战果扩大,而繁荣了曾经在大汉以后就逐渐荒废了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路,燕王的战利品以及各国特产接踵而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明的物资,但是燕王的军需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因为连年征战的因素,燕王在西进的过程中,很少注重生产,就连部分地区。虽然已经由朝廷委任官员,但是经过战火的摧残,所起到的成效也很差,要恢复战前的繁荣,恐怕远远不是十年二十年所能做到的。
所以支持燕王这只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成了大明现在负担最大的事情之一,不过其中对于大明算是一个负担。但是也蕴含了无限丰富的商机在里面。
燕王在战争中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再加上被征服的各国对于大明的贡品等等,还有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渐开通,特别是战后的部分区域,为了快速恢复元气。也大力的鼓励商业贸易,如此一来,这里面包含的财富就是无法计算的清楚了。
也正是这些,在陕西、陕西行都司、哈密地区等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团地,有内地各种商人在陕西西安等地设的海关备案。然后将货物换成有西方过来的各种特产,运回大明腹地,而大明的茶叶、粮食、丝绸、瓷器等等。也纷纷的经由海关,发往西方的各个地区。
其中粮食由海关严格控制,只是供应给燕王所属,其余的才是给各国商人或者是置换各种奢饰品。
但是最近几年。运往西方各地的物资逐渐增多,但是回馈内地的物资明显的减少,至少从海关的账目上,看出来是这样的。
这些东西,纵然是不太懂经济的杨世珍、岳佳恒也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偏偏又不能说出来个所以然,就是这样。才有些稍许惊慌。
杨世珍被皇上的突如其来懵了神。岳佳恒却坦然朗声回奏道:
“启禀皇上,此乃陕西等地的政务,臣下却是不知,臣下对于陕西行都司的军务还算了解,但是对于生意上的门道,真的是不懂!”
“不懂?!”
“正是。”岳佳恒说:“自从陛下严令军政分开,臣已经很久没有过问军务之外的事情了。”
岳佳恒受到鼓舞,显出不同于军人的本色,俨然一副忧国忧民一心为军务的国之干城,慷慨陈词,滔滔不绝,历陈陕西行都司军务的弊端,地方官吏之不配合,甚至毫无顾忌地抨击陕西行都司上下对于军务上的荒废轻视等等。
杨世珍见他忘乎所以,几次以眼色制止,岳佳恒均不屑一顾,旁若无人。好像凭着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一发而不可收。
瞥见皇上眯起双目,连忙轻咳两声,左都御史邓宇、户部侍郎张亚也互相交换了几次眼色,都为这位看似莽撞的边塞将军捏了一把汗。
“朕知道了!”朱元璋忽然说道,挥了挥手。
“皇上……”岳佳恒近前施礼,还想申述奏呈,杨世珍正想上前抢过话题,但是听到皇上大声喊了一句:“岳佳恒!”
“臣在!”
“你果然是伶牙利齿,好一副口才!”朱元璋似笑非笑,望了他一眼,他连忙躬身回道:
“微臣……”
“朕看让你做行都司指挥使的位置有点太委屈了,陕西总督的位置才适合你嘛!”
“臣不敢!”这句话直接击破了刚才岳佳恒的激情,连忙躬身请罪道。
“你的长子岳清林今年多大了?”
“犬子今年三十二岁,陛下!”
“朕听说你的长子很有出息啊。”朱元璋突然敛起微笑,问道:“朕谕示但凡军方要员家属都不能擅自插手商贾事宜,但是听说他的生意做得不错,已经快成了凉州的首富了,忤圣旨,胆子不小。”
刚才还辞锋犀利、能言善辩的岳佳恒忽然愣住了,惊出一身冷汗。难道皇上让自己进京,所为的也就是问罪,自己儿子的事情,他也略有所闻,但是至于是不是凉州首富,天才知道呢,皇上怎么会注意自己这个没有功名的儿子呢?
“他和那个鄂宝庆的一些事情,朕还是知道的!”朱元璋话语显得并不严厉,“所谓人为财死,既然他无意功名利禄,做起来生意也好,但是卿家还坐这个位置上,是不是有些尴尬呢?”
岳佳恒如雷击顶,扑嗵跪下,连声说道:
“臣罪该万死。”
几位大臣都惊愕得面面相觑,杨世珍也心中发毛,看见皇上突如其来的责难,竟然是莫名其妙的,他自己也害怕有什么别的事情株连于他。
岳佳恒跪在地上两腿微微发抖,没有想到自己慷慨激昂的那几句话,竟然换来了皇帝让自己归隐的话语,吃惊之下,他的头脑哄哄作响,跪在地上哆嗦着。
“岳佳恒!”
“罪臣在。”
“你起来吧。”
以为耳朵听错,不由得偷觑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帝的脸上没有怒容,倒是挂着一个一脸和蔼的微笑。
“起来吧!”朱元璋又说了一遍。
“臣谢主隆恩。”
“也难怪!”朱元璋说,“朕都知道,虽然几次朕增加卿家们的俸禄,但是对于要养活一大家子的卿家们,还是杯水车薪啊。”
吓得又要跪下,朱元璋挥挥手。岳佳恒心中奇怪,对他儿子暗中那些忤逆犯上的举止,圣上岂有宽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