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章节目录 > 第113章 疫病之规

第113章 疫病之规(2/2)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作者:冰心刹影 2020-05-02 00:18
。隋炀帝改吴州为越州,后又改为会稽郡。

    唐初时复置越州,唐玄宗改越州为会稽郡,唐肃宗时复为越州,会稽郡遂不复存在,之后作为越州、绍兴的别称。

    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

    《史记》当中便记载了西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于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写道:“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人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名郡,故曰会稽。”

    《史记·勾践世家》载,夏帝少康之庶子无余封于会稽(在今绍兴市一带),为越国之始祖。

    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国,杀越王无强,占据江东。越国王族分散于会稽一带,自立为君长,臣服于楚国。

    至于武陵一词,源于逶迤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境的武陵山脉之名。其地土著人多为苗族、土家族,并与少数汉族错居,古时称其为“武陵蛮”,为反苛政常聚而起事。

    西汉甫立,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秦置的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驻义陵(今怀化市溆浦县)。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郡治被武陵蛮攻占后,朝廷将郡治迁于索县(今常德市鼎城区)。

    顺帝阳嘉二年,为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武陵郡郡治移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武陵郡作为县以上的行政区域名,在此后五百多年中,时因时废。

    “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

    《汉书·地理志》就曾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

    大余“南扼交广,北拒湖湘”,形势险要,为古代兵家所必争,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

    而新城在军事上对大余而言,又具有特殊的意义。

    明正德年间王守仁为镇压农民起义军而驻节大庾,建峰山城(今新城)。

    新城历史悠久,据有关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这时就有人居住于此。

    新城始名峰山城,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

    清雍正元年(1723年)修关路及埠头,乾隆五年(1740年)建通衢风雨亭,后称新城。

    仔细算一算这笔地理帐,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一些基本的门道了。

    这个高武世界里,一样存在着瘟疫,而且破坏力还相当地强大,甚至可能让军民瞬间失去战斗力……

    凌皓在仔细勘察过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势力分布以后,就在进入洛邑学宫求学之前特意写出了一本《武川镇基本卫生习惯条件规划》的计划书。

    考虑到条件有限,人员有限,每户发放一本,并遣专人学习制作粗纸,营造公共厕所与粪池,用以解决排泄物卫生条件问题。

    虽然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厕所,但厕所的安全系数和卫生条件都还远远达不到后世的基本要求,甚至还有人掉进厕所里淹死的事情发生。

    所以,凌皓自然不可能不重视这个问题,以己度人,他又快速地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书,规定厕所及武川镇的公共卫生必须每隔两个时辰派人打扫清理一次,从事清理工作的人员可以拿到双倍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