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章节目录 > 第86章 三字经蒙学教育

第86章 三字经蒙学教育(2/2)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作者:冰心刹影 2020-05-02 00:18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始终。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千余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不过说实话,文本写到这里时,凌皓其实已经删减了不少内容了,剩下的桥段,他已经不敢再继续往下写了,因为这个世界的周王室还没有完蛋,它依然还是天下人民所共同认可的“正统”,虽然从五百年前开始,它的影响力已经渐渐不如七国强大,但正统性和法理性却是比谁都强的。

    这个世界里的庶民百姓们,也多是认可周王室的正统地位的,它并不像凌皓原本所认为的那样非常薄弱,相反,这种地位一直都非常稳固。

    看来这个周王室是远远不像自己想象当中那么好对付的。

    那么,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来消除周王室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了吗?

    办法自然还是有的,这个社会的阶级非常简单,远不如明清时期那么复杂,无非也就是西周到战国这段时期的延续,制度结构一脉相承,但出身地位之间的矛盾可是相当尖锐的。

    奴隶渴望地位变成庶民百姓一般,庶民百姓渴望着跻身于贵族之列,贵族则希望永葆富贵,王侯将相们则希望能够称霸天下,让自己的国家成为这片大地上唯一的主宰……

    那,自己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宗教势力,似乎也不太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