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五章 寒病(2/2)
《吕汉》作者:梦东园 2020-01-15 16:56
下三百里,但只走了不到两百里,审食其就和萧尚商量了一下,决定弃船上岸,找大夫替我治病。我病得糊里糊涂,也无力反对,也只得随他们去。萧尚散出人手,在附近找了个大户人间,花钱租了间单独的院落,又将当地最好的大夫请来诊脉开方。
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中药治病重在全身调理,疗程却长,这一病居然就病了近十天的时间。
这期间审食其和萧尚不断派出人手打探咸阳的情况。我们的离开似乎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也没看到有秦军四处搜捕。我猜度可能是因为子婴至始至终对我并无恶意,见我已走,便不再追查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刘邦军队已经逼近了咸阳,子婴困在降与不降的矛盾之中,也无暇顾及我们的离去。
至于刘邦的行程,则更容易打听得到。
刘邦过武关后,便到了蛲关,与子婴派出的五万卫卒对峙关下。蛲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由于攻武关时,刘邦的军队损失惨重,所以对于是否继续强攻蛲关,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便问计于病中的张良。
张良劝其一方面在山间增设旗号,虚作疑兵,另一方面让郦食其以珍宝劝诱秦将。这个时候稍有些头脑的人都知道秦国大势已去,蛲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愿意与刘邦联合进攻咸阳。刘邦大喜,张良却献言道,这不过是蛲关守将想叛秦,他部下士卒多是关中人士,秦人素来悍勇,未必肯跟从长官反攻咸阳,如果关键时候士卒哗变,义军进退两难,后果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将懈怠之机将其一鼓而灭。
刘邦果然依其计而行,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至蓝田,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蛲关,穿越蒉山,再次大败秦军于蓝田。然后,大军继续西进,终于抵达霸上。
咸阳城已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食其,如今沛公已到灞上,我这病也好得差不多,还是尽早动身和他们汇合才好。”我道。
审食其却皱了皱眉:“小姐,您也不过是病刚好,身体还虚,不若再休养几日,反正沛公已经到了咸阳,早一日晚一日去都没有关系。”
“不,马上就走,”我摇头道:“进咸阳后,只怕沛公志得意满心高气傲,反而容易犯下大错,我早一日赶到,或可阻止。”
“可是军中不是还有张良先生吗?”审食其迟疑了一下,问道:“若真有事,张先生必会劝谏沛公。”
“张先生啊……”我轻叹了一声,道:“他也不是神人,我……还是赶回去才能放心。”
审食其最终还是拗不过我,第二日清晨,我带着他和萧尚等骑马赶往灞上。好在萧尚原本就在下游准备了数十匹马,在我病重的期间就陆续调了过来,此时每人都可分得一匹,丝毫也不耽误行程。但毕竟是大病初愈,身体尚虚,我虽然竭力支撑,每日也只行得数十里路,行行停停赶了三四日方到了灞上。
入了营,却是大帐空空,审食其唤来帐前执朝郎细问,方知刘邦早三日已经进了咸阳。
“审将军,那日我职在守营,可惜没见着侯爷进咸阳的那一场,”那士卒至今说起来还满面红光,一副兴奋之色。“听去的兄弟说,那个什么秦王子婴身着缟衣,颈系白巾,手捧玺节,白车素马带着一家老小和满朝文武跪于道旁向侯爷乞降……”
我心头剧震,一时不忍心去想象子婴跪地乞降的样子,他的心里,那一刻只怕有万把尖刀在割吧。
那士卒又道:“一路上这个秦王害死了咱们那么多兄弟,这时侯倒有脸跪在那里要咱们饶命,要是我呀,至少也要上去踹他一脚。可咱家侯爷真是个大度的人,只哈哈笑了一声,还亲自将那个秦王扶了起来,后来据说在秦王宫找了个地儿给他们一家子住着,依旧好吃好喝的侍侯。就连那些文武大臣也一个没杀,都让在家呆着就行。”
“好了,你下去吧。”我打断他的话,转头向审食其道:“食其,我们去咸阳。”
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中药治病重在全身调理,疗程却长,这一病居然就病了近十天的时间。
这期间审食其和萧尚不断派出人手打探咸阳的情况。我们的离开似乎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也没看到有秦军四处搜捕。我猜度可能是因为子婴至始至终对我并无恶意,见我已走,便不再追查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刘邦军队已经逼近了咸阳,子婴困在降与不降的矛盾之中,也无暇顾及我们的离去。
至于刘邦的行程,则更容易打听得到。
刘邦过武关后,便到了蛲关,与子婴派出的五万卫卒对峙关下。蛲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由于攻武关时,刘邦的军队损失惨重,所以对于是否继续强攻蛲关,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便问计于病中的张良。
张良劝其一方面在山间增设旗号,虚作疑兵,另一方面让郦食其以珍宝劝诱秦将。这个时候稍有些头脑的人都知道秦国大势已去,蛲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愿意与刘邦联合进攻咸阳。刘邦大喜,张良却献言道,这不过是蛲关守将想叛秦,他部下士卒多是关中人士,秦人素来悍勇,未必肯跟从长官反攻咸阳,如果关键时候士卒哗变,义军进退两难,后果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将懈怠之机将其一鼓而灭。
刘邦果然依其计而行,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至蓝田,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蛲关,穿越蒉山,再次大败秦军于蓝田。然后,大军继续西进,终于抵达霸上。
咸阳城已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食其,如今沛公已到灞上,我这病也好得差不多,还是尽早动身和他们汇合才好。”我道。
审食其却皱了皱眉:“小姐,您也不过是病刚好,身体还虚,不若再休养几日,反正沛公已经到了咸阳,早一日晚一日去都没有关系。”
“不,马上就走,”我摇头道:“进咸阳后,只怕沛公志得意满心高气傲,反而容易犯下大错,我早一日赶到,或可阻止。”
“可是军中不是还有张良先生吗?”审食其迟疑了一下,问道:“若真有事,张先生必会劝谏沛公。”
“张先生啊……”我轻叹了一声,道:“他也不是神人,我……还是赶回去才能放心。”
审食其最终还是拗不过我,第二日清晨,我带着他和萧尚等骑马赶往灞上。好在萧尚原本就在下游准备了数十匹马,在我病重的期间就陆续调了过来,此时每人都可分得一匹,丝毫也不耽误行程。但毕竟是大病初愈,身体尚虚,我虽然竭力支撑,每日也只行得数十里路,行行停停赶了三四日方到了灞上。
入了营,却是大帐空空,审食其唤来帐前执朝郎细问,方知刘邦早三日已经进了咸阳。
“审将军,那日我职在守营,可惜没见着侯爷进咸阳的那一场,”那士卒至今说起来还满面红光,一副兴奋之色。“听去的兄弟说,那个什么秦王子婴身着缟衣,颈系白巾,手捧玺节,白车素马带着一家老小和满朝文武跪于道旁向侯爷乞降……”
我心头剧震,一时不忍心去想象子婴跪地乞降的样子,他的心里,那一刻只怕有万把尖刀在割吧。
那士卒又道:“一路上这个秦王害死了咱们那么多兄弟,这时侯倒有脸跪在那里要咱们饶命,要是我呀,至少也要上去踹他一脚。可咱家侯爷真是个大度的人,只哈哈笑了一声,还亲自将那个秦王扶了起来,后来据说在秦王宫找了个地儿给他们一家子住着,依旧好吃好喝的侍侯。就连那些文武大臣也一个没杀,都让在家呆着就行。”
“好了,你下去吧。”我打断他的话,转头向审食其道:“食其,我们去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