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章节目录 > 第一百章 阳 谋

第一百章 阳 谋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作者:淮南老雁 2020-01-15 06:12
    (昨天晚上因为系统故障造成了重复上传两次给订阅本书的书友造成了损失。为了弥补过失老雁决定未来四天每次赠送五百字四天八次就是四千字以此来向各位书友补偿。请各位书友继续支持本书。)

    虽然封李吉甫为赵国公李诵对李吉甫的担心却没有消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秀于群众必毁之。封李吉甫为赵国公固然能表达出李吉甫的强力支持却也必然会使李吉甫更加遭人嫉恨。这些小人治国无方以无所作为为清高以贪贿盘剥为能事却容不得真正做事的人。这些人就像苍蝇蚊虫一样会瞅准一切时机进行中伤离间。因此李诵很感激王皇后。王皇后的娘家人也有被裁汰的官员也有找王皇后哭诉求官骂李吉甫不是东西的王皇后却一句话都没有像李诵说。哭穷的就给点兴治宝钞求职的就让他去自谋生路想作一番事业的就劝他去找杨于陵或者柳宗元或者凭本事去谋取总之一点私利都没有为娘家人谋取体现了一个大唐皇后应有的觉悟。

    相形之下太子妃同时也是李诵表妹的郭氏就有些过分了。郭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这一次的大裁员在郭氏看来就是李吉甫故意针对郭家的。穿越前李诵就不太会处理和女人的关系更何况一见面就哭哭啼啼的郭氏呢?还好李诵不是宋仁宗也不是宋神宗不然李吉甫就成了范仲淹或者王安石了。郭氏弄得李诵很烦甚至下令不见太子妃暗叹历史上李纯不立郭氏为后是对的寻思自己死前要不要下遗诏把这条写进去。

    此次裁员类似出自范仲淹的“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名言在李吉甫那里也被重复过多次李吉甫说多了估计以后就没范文正公什么事了。想到这里李诵忍不住想把老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写下来送给李吉甫。

    李吉甫的奏章还是引起了李诵的另一番思考。唐朝进行科举考试的目的自然是选拔人才但是也诚如清醒者所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入彀”以科举提供的可怜机会为诱饵使得天下贫寒士人向学不思谋反等不利统治的内容。所以朝廷对科举进行了故意的拔高皓穷经无所作为的周进范进之流早已出现甚至得到了朝廷的故意褒扬宣传比如所谓的“梧桐双凤”尹氏哥俩七十几岁中状元太儿戏太噱头了。像这样穷其一生才踏上仕途的人长期的压抑和巨大的投入都使他们有迅回收成本的**从年龄看他们大概只剩时间给自己捞棺材本了哪有时间考虑报效朝廷呢?

    从荆南节度使调回朝廷担任太常卿的权德舆给李诵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荆南有一赵姓将军女儿嫁给一个书生书生屡试不第流寓长安。妻子只好回娘家居住收到合家上下的取笑女儿也变得极其抑郁。春天这个赵姓将军带着合家上下和远近亲友出去郊游午饭的时候特意用帷幕将这个女儿围起来嫌她丢人连露脸的机会都不给。宴会正在进行的时候快马来报女婿高中进士。全家哗然将军赶忙下令撤去女儿的帷幕让亲友瞻仰进士妻子的容颜不料女儿却从帷幕中自己走出奇异的是本来灰暗的脸色也突然有了光彩。

    权德舆的仕途一帆风顺这个故事他是当奇闻来讲的不过李诵听了却很沉重。相信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不会对高考留下好印象那玩意对人的生理心理的摧残是透入骨髓的。而且李诵也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数都会成为废柴这个参考一科取五百人的宋朝科举就能看得出来。所谓“寻章摘句老雕虫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