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章节目录 > 第九十六章 命 运

第九十六章 命 运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作者:淮南老雁 2020-01-15 06:12
    虽然新任节度使李庸和大都督府长史韩泰先后到任韦丹遇刺的案件却迟迟没有侦破。李庸和韩泰最大的贡献是迅稳定了淮南的局势。李庸现在已经开始调集工程队和民夫继续韦丹未竟的事业――开塘了。历史上这两口塘本来应该由李吉甫完成一个名字叫固本一个叫富民。

    事实上自从刘昌裔到了洛阳韦丹的案子的侦破就有了眉目。但是侦破却故意地被延缓或者说中止了。而朝野的舆论都把目标指向了淮西。理由很简单吴少诚的目标是劫掠淮南而偏偏就在他想东进的时候韦丹遇刺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就是傻子也能想到是怎么回事。

    而韩泰在扬州的调查显示韦丹遇刺前查的一个大盐商的幕后老板正是淮西这个消息被一个叫牟介的淮南小官透露给《今春秋》以后朝野愤怒的口水滔滔不绝地喷向了淮西。淮西方面的否认被认为是故意的掩饰。其实吴少诚真是冤枉无比他相信实力决定一切根本不屑做刺杀这种事情。但是看起来这个黑锅他是不得不背了。

    放眼大唐谁喜欢搞歪门邪道李诵心里很清楚刘昌裔的调查不过证实了他的想法。只是如果把结果公布出来陷入被动的会是朝廷。待到削平淮西时机成熟李诵自然会去找罪魁祸算账。但是这一片苦心有人理解吗?

    起码年轻的白居易不理解。白居易三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事业心最强的时候敢于任事敢想敢说。由于本身兼着翰林太子在洛阳的机要都由他和崔群服负责因此知道许多机密事情。白居易对朝廷对李诵遮遮掩掩拖拖拉拉的态度非常不满甚至可以说是异常愤慨。十天之内接连三次上书严厉批评皇帝和执政的拖延侦破度故意放纵凶手的恶劣行径。由于白居易和《春明外史》的密切关系导致了舆论的哗然。盛怒之下的李诵问李吉甫怎么办?

    暴怒的李吉甫道:

    “贬。”

    李诵问李绛怎么办?

    李绛慢条斯理地说道:

    “贬!”

    不管那个时代政府的威信都是不容挑衅的。不管是李诵还是李吉甫甚至以待人温和著称的裴垍、李绛都不能容忍白居易破坏朝廷大计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李诵在内阁会议上说:

    “愚蠢的清醒不如聪明的糊涂。”

    其实一个人的命运往往由自己的性格决定比如白居易就是如此。李诵不想见到只想写闲适诗的白居易就对白居易的直言敢谏嫉恶如仇的性格加以了保护甚至可以说是纵容。有时候白居易的话说过分了李诵也只是微微一笑。两年多下来白居易说话的胆量直追韩愈。不过韩愈现在在长安久了也到了一定的高位毕竟老成了许多知道李诵的想法和难处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