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立国传章节目录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战争还是和平?(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战争还是和平?(二)

华夏立国传作者:曾鄫 2020-01-21 04:49
    波斯帝国授权谈判达成普西多尔在一队卫兵的护卫下路迅向东而去在他的身后整个波斯帝国都被动员起来了数以万计的军队从小亚细亚等边境线上被撤了下来汇集被紧急雇佣过来的撒拉森骑兵正源源不断地向东调集。

    而在普西多尔前面数十位密使带着波斯帝国皇帝陛下-沙普尔二世的密信正快马加鞭地向东疾驶而去日夜不停地赶路为的就是把沙普尔二世的信转交给各个目的地。为了保证这些信能最终达到某些人的手里沙普尔二世甚至给每一个目标人物派去了三到四个使者带着同样的密信。

    由于这些密信非常重要所以这些乔装打扮的使者都得到了一个非常严厉的命令如果遇到北府人或者其它人拦截立即把信吃掉绝对不能让第三个人看到这封密信。

    在前面的路还比较好走因为他们的身上都揣着哈扎尔帕特(宰相萨珊王朝中央行政机构最高领)昂萨利签的通关文书一路上各驻军和关卡谁也不敢阻拦反而还要派兵暗中保护。但是到了呼罗珊行省的东部这些密使就觉得道途艰难了。这里几乎成了波斯帝国的真空地带时不时地就碰到成群结队的北府黑甲骑兵他们如云集风散经常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密使等人的面前。

    为了安全密使们只得乔装打扮混入商队行旅队伍当中。幸好北府人虽然“强横凶残”但是对商旅却非常照顾一般都只是盘查一番后没有现什么可疑的地方就让他们继续赶路。但还是有十几个密使在惊慌中露出了马脚或者被商旅同伴暗中出卖落入到北府人地手里。大部分密使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誓言和使命将密信在北府人觉之前就吞入口中绞碎了。

    不过有三个密使却没有来得及做这些动作便被眼疾手快的北府黑甲骑兵一箭射中那封密信也被骑兵从密使的尸体上搜了出来然后被迅转呈到了北府西征军总部-悉万斤城。最后被呈到曾华的手里。

    曾华将六万厢军和六万辅助府兵驻扎在以悉万斤城为中心的河中地带北至火寻城的花刺子摸南至大雪山(兴都库什山脉)都在他的掌控之下。还有六万辅助府兵却驻扎在药杀水以北大宛城和河中地区以东的葛罗岭、葱岭一线保持与西州、沙州地道路畅通保护源源不断从凉州转运过来的军械物资。

    这十几万军队除了镇守新低扼守要道之外。早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军屯农垦了。军屯是北府军的光荣传统他们将从沙州、凉州带来地牛羊连同在当地掠夺来的大量牛羊汇集在一起开始在肥沃富庶的河中地区放牧并接管了许多良田。赶着初冬季节种植冬小麦而且还对河中地区历史悠久的水利灌溉工程做了一个非常系统地修复和完善。怎么看怎样像是要在这里安家的模样。

    而河中南道河中北道。河中西道各路人马却没有停下来。他们在补充了从播州、羌州、河州、西州增援过来的数万府兵之后。总兵力已经达到十二万之多并且已经渡过乌浒水。向西、向东、向南分路进。

    接到波斯密使情报时曾华正在悉万斤城策划准备一项重要的仪式。他接过据说是沙普尔二世亲笔写地密信转手便交给了瓦勒良和何伏帝延(借用唐朝粟特名商人的名字)。瓦勒良不用说了这个米兰人是正牌罗马学者曾经在西方当时的三大学术中心米兰雅典和埃及都留学过可以说是满腹地西方学识而且还精通拉丁、希腊、波斯、希伯来、吐火罗文字现在又学得一些半生不熟地汉语正对刚刚接触到地华夏产生了狂热的兴趣。

    而何伏帝延是索延国何城人自小就聪慧好学精通粟特文、吐火罗文、梵文、波斯文和贵霜国地佉卢文、婆罗密文等十几种文字曾经到龟兹、巴里黑、赫拉特、罗烂(今阿富汗巴米扬)、健驮罗、曲女城游学过可以说熟悉粟特、吐火罗、贵霜、天竺多种文明。更为难得的是何伏帝延虽然是一个摩尼教徒却对佛教、教、婆罗门教甚至是景教都不排斥都有很深的研究。当时他和数十名摩尼教著名学者被波斯军队关押在悉万斤城的大牢中忐忑不安地揣测着自己的命运。北府人大败波斯大军占据了悉万斤城并开始清理当地的秩序。

    当时的郭淮对何伏帝延这些异教徒学者没有太多的兴趣挥挥手准备把他们做为俘虏送去修路。不料何伏帝延跳出说自己是昭武九姓的后裔祖籍在凉州祁连山下。

    这话可把郭淮吓住了不由好好细问地一番。何伏帝延也不犯用古怪腔调的汉语侃侃而谈说自己是昭武九姓一支而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计有康、安、曹、米、王、何、穆、毕、纳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而自己正是何姓一支其余诸学者有姓康有姓曹有姓安有姓穆等等不同。

    听到这里郭淮不敢怠慢了连忙向曾华汇报并将何伏帝延一干人等带到了中帐。

    曾华一听当时也傻了。昭武九姓他以前在“异世”的时候上网喷口水听说过好像是在隋唐史书中有提到过不过曾华一直认为这有“天朝上国”给自己粉饰的嫌疑。今天却突然听到一个粟特人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