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闲谈(二)(2/2)
《华夏立国传》作者:曾鄫 2020-01-21 04:49
受帝王待遇。谁知石虎玩了一个空城计所以自己才要悬赏寻尸。
曾华在信中理解王猛的用意和苦心。在当时死者为大。掘人坟墓对于当时地“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件“人神共愤”地事情。王猛担心曾华这件事情处理不好会失去中原士子们地支持。
但是曾华却确确实实告诉王猛暴君坏人做了恶事就要承当责任虽然说死了就一了百了但是石虎的尸依然躺在奢华的陵墓里享受着尊贵地待遇就是对北府和华夏百姓们的侮辱所以必须将他的陵墓夷为平地尸按平常安葬就是了。
曾华坦白地告诉王猛。自己不是像谣言那样说地贪图石虎地殉葬珍宝。石虎死后诸子争权。能安稳隐秘地将其安葬就已经不错了。怎么还舍得陪葬珍宝。自己遣人开墓地时候不但有上千军士在场还有冀州士人和城百姓在场。两次清点的过程一目了然除了一口石虎生前打造的楠木金丝棺椁外毛都没有一根。
曾华也明言自己还不会差劲到跟死人呕气。曾华明言道自己杀了几十万人。几乎将羯胡灭族最后却让胡头子石虎还明目张胆地躺在陵墓里简直就让后世人贻笑大方说自己讨胡令是个空招牌。曾华坚持地说道自己要移石虎尸平其陵墓就是让历史永远记住自己为什么做的原因-石虎生前干得那些事情足以让他遗臭万年。
张寿点点头他理解曾华的心情。在经历南逃和目睹胡暴行后。没有把石虎鞭尸再挫骨扬灰就已经很理智了。他也知道王猛最后也接受了曾华的解释再也没有什么异议了。而且曾华还将移葬石虎的事情大肆宣传。跟讨胡令列为一起。
“军主提到景略先生他现在应该已经占据许昌了吧。”张寿问道。
“是地已经占据许昌了。”曾华接着便传报王猛在豫州的战事。由于这些事情牵涉到机密和江左所以还没有公开传报。
王猛在升平四年春天便移师兖州和司州先收复陈留、荣阳斩了翟斌等人平定了兖州和司州河南郡继而围攻许昌。姚苌慌了手脚便遣使至寿春乞降。
早在升平三年北府东征的时候江左便诏豫州刺史谢万军下蔡(今安徽凤台)徐州刺史昙军高平(今山东金乡)以期图北。但是谢万两人却一直不敢北上只是在屯地徘徊。
而且谢万是个矜豪傲物之人常常啸咏自高藐视众人。其兄谢安深忧之常劝谢万道:“汝为元帅宜结交诸将以悦其心岂有如此傲诞安能济事?”
于是谢万召集诸将准备“交结”一番谁知谢万当场却不知说些什么因为他与这些武夫没有共同语言。最后一无所言的谢万以手里的如意直指四座众将云:“诸将皆劲卒”。诸将一听更加恨上他了。
谢安忧虑谢万有大患于是亲自犒劳队帅以下将领军官托付其兄。
升平四年夏五月谢万接姚苌书信以为机会来了于是帅军入涡、颍准备支援许昌。但是深知北府厉害的昙却以生病为由领军退屯彭城。谢万接到信后以为北府兵与江
脸皮从淮水以东南下击败乐昙的徐州军于是部众遂惊终于大溃数万军士一路狂奔只是向南谢万狼狈单归。将士们过了汝阴才知道大败的原因恨不得把谢万给剁了幸好谢安早早搞好了关系埋下伏笔这才算了放过谢万一马。
回到寿春地谢万越想越不对劲于是修书一封给王猛诘问王猛为何无故领北府兵肆意开战把自己这个北中郎将和豫州刺史该做地事情全做了。
王猛也毫不客气把谢万狠狠讽刺了一把说平乱伐叛的事情是大将军该干的事情自己身为大将军地属下自然有责任讨伐豫州未平之地。王猛还问谢万既然豫州刺史领军来支援北府军为何不直接北上一起合围许昌。怎么一夜之间居然又跑回了寿春。
谢万接信气得不行又写了一封信把王猛狠狠骂了一顿连曾华也算在内说北府是一群无父无君的乱臣贼子。平定天下后却不肯将江山交还给江左。
王猛也怒了干脆撕开脸面说道:“大将军威烈震慑八方荒远之地声望德化光照**之内今北府已尽据天下大势。然大将军以江左占天下大义故不忘为臣之道不为逾制之事。但北府亿万百姓视大将军为再生父母愿托于其翼下。如江左不体民意执意妄为。则北府上下立即以尊位拥大将军。跟江左一刀两断。”
官司打到建业朝廷。江左正在竭力安抚曾华和北府力图维持名义上地天下一统。突然接到谢万擅自开战肆意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当即不客气诏废谢万为庶人降昙号建武将军。王猛随即攻下许昌斩了姚苌众人。再将颍川、、沛等诸城相次纳入北府豫州治下。
听到这里张寿知道江左左右为难。原本叫谢万、昙往北屯军是想看机会捞点油水。但是谢万、昙两人比较胆小看到北府和燕国打得激烈也不敢上前去了想等等再说。最后北府迅获胜横扫中原机会也就没有了。昙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所以姚苌求援谢万邀他一起北上时立即称病南退。只可惜那位谢家名士却看不到这一点。结果落了如此下场。
张寿接着说道:“这次江左封赏的太吝啬了吧。北地郡公。摆明了就是不想让军主就国。这江左朝廷看来还抱有幻想。”
“这是一笔买卖我们漫天叫价江左朝廷坐地还价。我们是不想翻脸。江左是不敢翻脸这买卖总会要做成就看最后谁做出让步而且谁的让步大一些。”曾华笑道“谢万大败江左应该知道我们北府的决心而且我也明白地告诉江左和桓温再不做出让步我会压制不住拥立的部众。”
听到这里张寿不由大笑起来曾华也不由跟着笑起来。
待两人笑完后曾华转而问道:“百山你长安家中如何?”
“还好温儿和孩子们都还好。”说到妻儿张寿便露出温柔的笑容。
“我接到家中书信说你家夫人还在摇摆不定不知道为你家的韬儿选曾慧还是曾蔷?”曾华笑着继续说道。
“是啊慧儿和蔷儿都不错配我家张韬是绰绰有余。只是两个都好挑花了眼。”张寿笑着苦恼地说道。
曾华和张寿谈地是儿女事情。他和张寿、甘是结义兄弟自然愿意结成儿女亲家只是想和曾华结成儿女亲家有不少人。车胤、毛穆之、王猛、拓跋什翼健等等都排着队呢。虽然曾华地儿女不少但是分下来就不够了。当然做为结义兄弟曾华愿意给张、甘两人提供一定地优先权。
“百山你可要你家韬儿手脚快些。我可跟你明说了甘的小子甘棠和景略先生的二子王休分别看上了这两个小丫头没事就借口到我府上书馆借阅书籍实际上是围着那两丫头转。甘棠这小子我知道跟长保一样的风流种子却更机灵一肚子的花主意。王休这小子怎么也开窍呢了景略先生应该没这些家教呀。”
张寿一听完心里就着急了他知道曾华不喜欢强迫子女嫁给谁只是愿意为愿意结为亲家的重臣们的子女创造条件关键还是要看他们地手段和缘分。看来得给夫人写封信不要再挑花眼要不然还得等几年。自己只有一次结亲的机会自然愿意让嫡长子张韬娶曾华的女儿要是错过这个机会还得等两年曾华另一个女儿长到一定年纪了。
正在两人谈着家事侍者领进几位圣教的主教。
看到曾华几位主教激动不已连忙上前施礼。按照圣教的教义教民都是主的子民应当平等。而且按照一神崇拜论教民除了跪拜神-圣主盘古及圣子黄帝之外不能再拜任何人。
而按照圣教定义(其实就是曾华自己定义)曾华也是圣主子民是个凡人顶多是个肩负神圣使命的使者绝对不是神。
既然不是神就不能跪拜和崇拜了但是圣教徒还是有自己的办法。主教们恭谨地依次走过来虔诚接过曾华地右手然后一弯腰将其手背在自己地额头轻轻一碰随即退下。这是圣教对凡人最尊重的礼仪。
看到如此这番动作旁边的张寿心里有数。自己地这位兄长不但领导着一个强大的世俗政权还领导着一个强势的宗教组织。而且张寿也知道曾华尊神立教却不愿意把自己神话因为曾华说过如果那样做的话圣教就不是宗教而是邪教了。所以曾华一直老老实实地挂着先知的招牌当着一个凡人。
不过张寿也知道曾华肯定有关于圣教在冀州传教和开办学校的事情要谈。现在的圣教不但财大气粗而且人多势众外加组织严密现在应该是进入冀、燕、青诸州等地的时候了。
张寿待几位主教行完礼立即告辞也没有吃饭只是在大将军城行在护卫营的食堂里领了些干粮便连夜赶回信都了。
过了几日江左朝廷在谢万大败后知道事不可为先做出让步改封桓温为楚公曾华为秦国公默许曾华就国。但是要求曾华和桓温都必须到建业朝堂上就领诏书、节仗和大印然后再就职领国。
而曾华也随即将早该颂布却迟迟未行的平燕战果公布与世。燕国诸州牧守及六夷渠帅尽降于北府凡得郡(燕国旧制)百二十一户一百零六万六百一十九万。
曾华在信中理解王猛的用意和苦心。在当时死者为大。掘人坟墓对于当时地“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件“人神共愤”地事情。王猛担心曾华这件事情处理不好会失去中原士子们地支持。
但是曾华却确确实实告诉王猛暴君坏人做了恶事就要承当责任虽然说死了就一了百了但是石虎的尸依然躺在奢华的陵墓里享受着尊贵地待遇就是对北府和华夏百姓们的侮辱所以必须将他的陵墓夷为平地尸按平常安葬就是了。
曾华坦白地告诉王猛。自己不是像谣言那样说地贪图石虎地殉葬珍宝。石虎死后诸子争权。能安稳隐秘地将其安葬就已经不错了。怎么还舍得陪葬珍宝。自己遣人开墓地时候不但有上千军士在场还有冀州士人和城百姓在场。两次清点的过程一目了然除了一口石虎生前打造的楠木金丝棺椁外毛都没有一根。
曾华也明言自己还不会差劲到跟死人呕气。曾华明言道自己杀了几十万人。几乎将羯胡灭族最后却让胡头子石虎还明目张胆地躺在陵墓里简直就让后世人贻笑大方说自己讨胡令是个空招牌。曾华坚持地说道自己要移石虎尸平其陵墓就是让历史永远记住自己为什么做的原因-石虎生前干得那些事情足以让他遗臭万年。
张寿点点头他理解曾华的心情。在经历南逃和目睹胡暴行后。没有把石虎鞭尸再挫骨扬灰就已经很理智了。他也知道王猛最后也接受了曾华的解释再也没有什么异议了。而且曾华还将移葬石虎的事情大肆宣传。跟讨胡令列为一起。
“军主提到景略先生他现在应该已经占据许昌了吧。”张寿问道。
“是地已经占据许昌了。”曾华接着便传报王猛在豫州的战事。由于这些事情牵涉到机密和江左所以还没有公开传报。
王猛在升平四年春天便移师兖州和司州先收复陈留、荣阳斩了翟斌等人平定了兖州和司州河南郡继而围攻许昌。姚苌慌了手脚便遣使至寿春乞降。
早在升平三年北府东征的时候江左便诏豫州刺史谢万军下蔡(今安徽凤台)徐州刺史昙军高平(今山东金乡)以期图北。但是谢万两人却一直不敢北上只是在屯地徘徊。
而且谢万是个矜豪傲物之人常常啸咏自高藐视众人。其兄谢安深忧之常劝谢万道:“汝为元帅宜结交诸将以悦其心岂有如此傲诞安能济事?”
于是谢万召集诸将准备“交结”一番谁知谢万当场却不知说些什么因为他与这些武夫没有共同语言。最后一无所言的谢万以手里的如意直指四座众将云:“诸将皆劲卒”。诸将一听更加恨上他了。
谢安忧虑谢万有大患于是亲自犒劳队帅以下将领军官托付其兄。
升平四年夏五月谢万接姚苌书信以为机会来了于是帅军入涡、颍准备支援许昌。但是深知北府厉害的昙却以生病为由领军退屯彭城。谢万接到信后以为北府兵与江
脸皮从淮水以东南下击败乐昙的徐州军于是部众遂惊终于大溃数万军士一路狂奔只是向南谢万狼狈单归。将士们过了汝阴才知道大败的原因恨不得把谢万给剁了幸好谢安早早搞好了关系埋下伏笔这才算了放过谢万一马。
回到寿春地谢万越想越不对劲于是修书一封给王猛诘问王猛为何无故领北府兵肆意开战把自己这个北中郎将和豫州刺史该做地事情全做了。
王猛也毫不客气把谢万狠狠讽刺了一把说平乱伐叛的事情是大将军该干的事情自己身为大将军地属下自然有责任讨伐豫州未平之地。王猛还问谢万既然豫州刺史领军来支援北府军为何不直接北上一起合围许昌。怎么一夜之间居然又跑回了寿春。
谢万接信气得不行又写了一封信把王猛狠狠骂了一顿连曾华也算在内说北府是一群无父无君的乱臣贼子。平定天下后却不肯将江山交还给江左。
王猛也怒了干脆撕开脸面说道:“大将军威烈震慑八方荒远之地声望德化光照**之内今北府已尽据天下大势。然大将军以江左占天下大义故不忘为臣之道不为逾制之事。但北府亿万百姓视大将军为再生父母愿托于其翼下。如江左不体民意执意妄为。则北府上下立即以尊位拥大将军。跟江左一刀两断。”
官司打到建业朝廷。江左正在竭力安抚曾华和北府力图维持名义上地天下一统。突然接到谢万擅自开战肆意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当即不客气诏废谢万为庶人降昙号建武将军。王猛随即攻下许昌斩了姚苌众人。再将颍川、、沛等诸城相次纳入北府豫州治下。
听到这里张寿知道江左左右为难。原本叫谢万、昙往北屯军是想看机会捞点油水。但是谢万、昙两人比较胆小看到北府和燕国打得激烈也不敢上前去了想等等再说。最后北府迅获胜横扫中原机会也就没有了。昙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所以姚苌求援谢万邀他一起北上时立即称病南退。只可惜那位谢家名士却看不到这一点。结果落了如此下场。
张寿接着说道:“这次江左封赏的太吝啬了吧。北地郡公。摆明了就是不想让军主就国。这江左朝廷看来还抱有幻想。”
“这是一笔买卖我们漫天叫价江左朝廷坐地还价。我们是不想翻脸。江左是不敢翻脸这买卖总会要做成就看最后谁做出让步而且谁的让步大一些。”曾华笑道“谢万大败江左应该知道我们北府的决心而且我也明白地告诉江左和桓温再不做出让步我会压制不住拥立的部众。”
听到这里张寿不由大笑起来曾华也不由跟着笑起来。
待两人笑完后曾华转而问道:“百山你长安家中如何?”
“还好温儿和孩子们都还好。”说到妻儿张寿便露出温柔的笑容。
“我接到家中书信说你家夫人还在摇摆不定不知道为你家的韬儿选曾慧还是曾蔷?”曾华笑着继续说道。
“是啊慧儿和蔷儿都不错配我家张韬是绰绰有余。只是两个都好挑花了眼。”张寿笑着苦恼地说道。
曾华和张寿谈地是儿女事情。他和张寿、甘是结义兄弟自然愿意结成儿女亲家只是想和曾华结成儿女亲家有不少人。车胤、毛穆之、王猛、拓跋什翼健等等都排着队呢。虽然曾华地儿女不少但是分下来就不够了。当然做为结义兄弟曾华愿意给张、甘两人提供一定地优先权。
“百山你可要你家韬儿手脚快些。我可跟你明说了甘的小子甘棠和景略先生的二子王休分别看上了这两个小丫头没事就借口到我府上书馆借阅书籍实际上是围着那两丫头转。甘棠这小子我知道跟长保一样的风流种子却更机灵一肚子的花主意。王休这小子怎么也开窍呢了景略先生应该没这些家教呀。”
张寿一听完心里就着急了他知道曾华不喜欢强迫子女嫁给谁只是愿意为愿意结为亲家的重臣们的子女创造条件关键还是要看他们地手段和缘分。看来得给夫人写封信不要再挑花眼要不然还得等几年。自己只有一次结亲的机会自然愿意让嫡长子张韬娶曾华的女儿要是错过这个机会还得等两年曾华另一个女儿长到一定年纪了。
正在两人谈着家事侍者领进几位圣教的主教。
看到曾华几位主教激动不已连忙上前施礼。按照圣教的教义教民都是主的子民应当平等。而且按照一神崇拜论教民除了跪拜神-圣主盘古及圣子黄帝之外不能再拜任何人。
而按照圣教定义(其实就是曾华自己定义)曾华也是圣主子民是个凡人顶多是个肩负神圣使命的使者绝对不是神。
既然不是神就不能跪拜和崇拜了但是圣教徒还是有自己的办法。主教们恭谨地依次走过来虔诚接过曾华地右手然后一弯腰将其手背在自己地额头轻轻一碰随即退下。这是圣教对凡人最尊重的礼仪。
看到如此这番动作旁边的张寿心里有数。自己地这位兄长不但领导着一个强大的世俗政权还领导着一个强势的宗教组织。而且张寿也知道曾华尊神立教却不愿意把自己神话因为曾华说过如果那样做的话圣教就不是宗教而是邪教了。所以曾华一直老老实实地挂着先知的招牌当着一个凡人。
不过张寿也知道曾华肯定有关于圣教在冀州传教和开办学校的事情要谈。现在的圣教不但财大气粗而且人多势众外加组织严密现在应该是进入冀、燕、青诸州等地的时候了。
张寿待几位主教行完礼立即告辞也没有吃饭只是在大将军城行在护卫营的食堂里领了些干粮便连夜赶回信都了。
过了几日江左朝廷在谢万大败后知道事不可为先做出让步改封桓温为楚公曾华为秦国公默许曾华就国。但是要求曾华和桓温都必须到建业朝堂上就领诏书、节仗和大印然后再就职领国。
而曾华也随即将早该颂布却迟迟未行的平燕战果公布与世。燕国诸州牧守及六夷渠帅尽降于北府凡得郡(燕国旧制)百二十一户一百零六万六百一十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