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窃国大盗》作者:理想年代 2020-01-13 17:52
当起义者与汉军政府达成妥协之后,辽东义军马上在山海关一线进行就地整编。汉军将领们在操办这个事情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实际上当接受招安的消息宣布之后那些衣衫褴褛的军人立即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这种状况当即给了那些尚在心怀二意的义军将领当头一棒当看到自己的部下那种如释重负的表情之后所有人都失去了继续为“独立”而周旋的信心。
生这种事情其实并不算太奇怪无论是曹家兄弟或者是马大杆子两支军队其实都没有在这里打一仗的决心而双方在山海关兵戎相见的场面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种政治讹诈而已不过义军将领们在这个过程中显然缺乏经验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在对持的时候自己手下士兵会承受多么大的心理压力。事后林风为了表示信任和亲民曾在义军的基层官兵里走访不过所询问到的结果到很有些兴味这些士兵对汉军的火枪以及大炮倒没什么印象也不认为这些武器有什么可怕的汉军留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些漂亮的军服而上万精锐士兵穿着漂亮队形整齐给人感觉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所以在招安之后这个问题成为林大帅回答最多的事项这些士兵毫不掩饰对那种军服的羡慕之情几乎在一进入整编程序之后就马上集体提出了这个要求。
马上下军服当然是一件很不实际的事情实际上这种军服的成本之高远远出乎这些辽东人的想象而总参谋部对此项开支心痛之余也订立了各种严格的制度暂且不论这些士兵是否训练有素最起码的一条就是他们必须要有番号、编制、军衔以及必须走完对林大帅宣誓效忠的手续所以当这些士兵真正了解这里面的游戏规则之后马上就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这个小小的不愉快生在遣散过程之中。在整编开始后汉军方面立即派出大批军官遴选兵员在这批投诚的军人数量上看马大杆子的部队有五千多骑兵而曹家兄弟的队伍则更多除了四千多骑兵之外还有将近六千滥竽充数的步兵总数一共将近一万六、七千人马而林大帅所给的编制仅仅只有一个军八千至一万人左右而整编的第一步就是去芜存菁把那些不合格的兵员剔掉。所以当这些接收军官一进入义军军营就立即了志愿从军和遣散老幼的告示希望这些士兵能自行离开军队。
起先这些辽东兵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实际上在这个年代军人是门槛最低的一个职业几乎只要是个男人就有可能会被拉壮丁而实力强大与否基本上都是从人数上来评估所以没有人会想到汉军这边会真的对他们动真格的这其中就有不少人在心底忧虑万分因为他们之中特别是曹家兄弟的部队许多人根本没有当兵的打算不过在了解倒汉军这边针对军人的种种优惠之后这种心理立即生了大逆转。这种事情古今同一没有任何区别一边是回家种地一边是房子田地并且端铁饭碗这里面的高下曲径自然所有人都心领神会。于是投诚的义军除了少数热爱生活的男人之外其中大多数都向军官们表达了对林大帅的热爱和拥护之情以及为保卫林大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
这种情况显然不可能难倒那些遴选军棍老实说这种事情他们简直是司空见惯在汉军的领地内要求加入军队的青年多去了其中还有许多自伤身体表决心的激烈事件而那些被迁徙的流民更是成千上万在军营外面下跪情愿要求入伍眼前这类事情在他们眼中真是小儿科在这些军棍心目中汉军军人那是一种极富荣誉感和责任心和优差自然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有资格入伍所以在这个时候这些军官立即执行了铁腕政策先被遣散的就是那些老弱病残的步兵而这个政策一出台之后就立即生了反弹这些即将被遣散的士兵居然将官司打到了林风那里令大帅尴尬万分。
本来这件事情林风也不是很在意这个时候他在为起义者划分辽东的地产所以当接到申诉的时候确实是很有些意外因为那些过来情愿的士兵许多人都算得上是上了年纪象这么多大叔大伯强烈要求精忠报国的事情以前他还真的没有碰到过。
当把曹家兄弟找来之后事情才算是水落石出。说起来其实也不意外就兵员素质来说曹家兄弟的部队与马英的铁骑是两回事马英的部队因为要求具备打家劫舍的能力自然没什么吃白饭的但曹家兄弟不同他们在起兵之初就是这样他的队伍里除了老头小孩之外甚至还有不少拖家带口的总之造反的时候就是横下一条心要死死一堆而大伙都是乡里乡亲自然也没什么人因为累赘而说怪话所以就很自然的形成了这样一种很奇怪的军队模式——一家人老公是骑兵、公公是步兵婆婆和媳妇儿是老营辎重兵而儿子就是预备队。
了解情况之后林风禁不住感慨万分到了现在他总算是对当代的“农民起义军”有了客观上的认识原来书上说李自成有什么“孩儿兵”、“猴儿队”的特种部队真的是一点也不奇怪象这些孩子如果从几岁开始就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那么长大之后成为第一流的战士当然也在情理之中。
在与从北京赶来的陈梦雷和汤斌商议之后这件事情被确认要从财产上解决即:给房子、田地勒令老幼妇孺回家只留青壮从军——这件事情执行起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因为这些“军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全家转战之后很有一部分不愿意分开不过这个时候这些弱势群体当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在曹家兄弟的配合支持下这些人总算是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军营。
当辽东和平解放之后经过行政官吏的清点各种在战争期间被破坏的生产以及生活物资被造成了一溜长长的清单在听取汇报之后林风惊奇的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辽东本地的汉族地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而更令林风瞠目结舌的是这些汉族地主阶层居然与农民起义军合流除了没有搞什么团练之外许多人还秘密支持义军粮饷或者直接出人参军——这可也算是违背社会规律的事情农民起义军居然与土财主穿一条裤子那他们反什么来着?!
根据陈梦雷的调查报告林风现在辽东地区满清政权对汉族的压迫甚至过了关内实际上这个地方被视为满清的保留地对治安以及行政秩序的要求极严而所相对的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时候八旗对自己的政权极端缺乏自信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其他民族不能作出任何敏感的事情来否则就是大规模的报复以及屠杀而经济上更是极端刻薄残忍在鳌拜上台执政之后全面恢复了清太祖奴尔哈赤的民族歧视政策其中除了关内的土地圈占事件之外关外基本上执行那种空前残忍的农奴制度除了针对农民之外对地主的赋税也扩大了剥削力度而各种控制人身自由的政策或者官府劳役更是层出不穷就在不久之前为了支持与俄罗斯黑龙江战争就有大批农民被随便找了些借口口配到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谓“剿灭三藩乱党”仅仅只是一个理由而已民族起义所必须具备的种种因素早已酝酿完毕而在关内的汉军剿灭满清政权的连锁效应下起义就很自然的生了。
这次起义被瓜分的土地全部都是辽东四大家族以及满人的财产在汉军政府的行政机构进驻之后起义者的战利品立即被汉军合法化大汉政权的官吏们吸收当地的士绅组成了联合政府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满、蒙等少数民族实行专政。在政府官员的率领下大多数人兴高采烈的瓜分少数人的财产享受暴力革命之后的幸福生活而出乎林风意料的是这次分赃活动最大的受益人居然是他自己——众所周知林风大帅即将成为吴三桂的女婿那么吴氏家族的土地自然谁也不敢动于是经过小心而又小心的点算之后在远在江南的大周皇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百二十多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生这种事情其实并不算太奇怪无论是曹家兄弟或者是马大杆子两支军队其实都没有在这里打一仗的决心而双方在山海关兵戎相见的场面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种政治讹诈而已不过义军将领们在这个过程中显然缺乏经验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在对持的时候自己手下士兵会承受多么大的心理压力。事后林风为了表示信任和亲民曾在义军的基层官兵里走访不过所询问到的结果到很有些兴味这些士兵对汉军的火枪以及大炮倒没什么印象也不认为这些武器有什么可怕的汉军留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些漂亮的军服而上万精锐士兵穿着漂亮队形整齐给人感觉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所以在招安之后这个问题成为林大帅回答最多的事项这些士兵毫不掩饰对那种军服的羡慕之情几乎在一进入整编程序之后就马上集体提出了这个要求。
马上下军服当然是一件很不实际的事情实际上这种军服的成本之高远远出乎这些辽东人的想象而总参谋部对此项开支心痛之余也订立了各种严格的制度暂且不论这些士兵是否训练有素最起码的一条就是他们必须要有番号、编制、军衔以及必须走完对林大帅宣誓效忠的手续所以当这些士兵真正了解这里面的游戏规则之后马上就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这个小小的不愉快生在遣散过程之中。在整编开始后汉军方面立即派出大批军官遴选兵员在这批投诚的军人数量上看马大杆子的部队有五千多骑兵而曹家兄弟的队伍则更多除了四千多骑兵之外还有将近六千滥竽充数的步兵总数一共将近一万六、七千人马而林大帅所给的编制仅仅只有一个军八千至一万人左右而整编的第一步就是去芜存菁把那些不合格的兵员剔掉。所以当这些接收军官一进入义军军营就立即了志愿从军和遣散老幼的告示希望这些士兵能自行离开军队。
起先这些辽东兵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实际上在这个年代军人是门槛最低的一个职业几乎只要是个男人就有可能会被拉壮丁而实力强大与否基本上都是从人数上来评估所以没有人会想到汉军这边会真的对他们动真格的这其中就有不少人在心底忧虑万分因为他们之中特别是曹家兄弟的部队许多人根本没有当兵的打算不过在了解倒汉军这边针对军人的种种优惠之后这种心理立即生了大逆转。这种事情古今同一没有任何区别一边是回家种地一边是房子田地并且端铁饭碗这里面的高下曲径自然所有人都心领神会。于是投诚的义军除了少数热爱生活的男人之外其中大多数都向军官们表达了对林大帅的热爱和拥护之情以及为保卫林大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
这种情况显然不可能难倒那些遴选军棍老实说这种事情他们简直是司空见惯在汉军的领地内要求加入军队的青年多去了其中还有许多自伤身体表决心的激烈事件而那些被迁徙的流民更是成千上万在军营外面下跪情愿要求入伍眼前这类事情在他们眼中真是小儿科在这些军棍心目中汉军军人那是一种极富荣誉感和责任心和优差自然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有资格入伍所以在这个时候这些军官立即执行了铁腕政策先被遣散的就是那些老弱病残的步兵而这个政策一出台之后就立即生了反弹这些即将被遣散的士兵居然将官司打到了林风那里令大帅尴尬万分。
本来这件事情林风也不是很在意这个时候他在为起义者划分辽东的地产所以当接到申诉的时候确实是很有些意外因为那些过来情愿的士兵许多人都算得上是上了年纪象这么多大叔大伯强烈要求精忠报国的事情以前他还真的没有碰到过。
当把曹家兄弟找来之后事情才算是水落石出。说起来其实也不意外就兵员素质来说曹家兄弟的部队与马英的铁骑是两回事马英的部队因为要求具备打家劫舍的能力自然没什么吃白饭的但曹家兄弟不同他们在起兵之初就是这样他的队伍里除了老头小孩之外甚至还有不少拖家带口的总之造反的时候就是横下一条心要死死一堆而大伙都是乡里乡亲自然也没什么人因为累赘而说怪话所以就很自然的形成了这样一种很奇怪的军队模式——一家人老公是骑兵、公公是步兵婆婆和媳妇儿是老营辎重兵而儿子就是预备队。
了解情况之后林风禁不住感慨万分到了现在他总算是对当代的“农民起义军”有了客观上的认识原来书上说李自成有什么“孩儿兵”、“猴儿队”的特种部队真的是一点也不奇怪象这些孩子如果从几岁开始就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那么长大之后成为第一流的战士当然也在情理之中。
在与从北京赶来的陈梦雷和汤斌商议之后这件事情被确认要从财产上解决即:给房子、田地勒令老幼妇孺回家只留青壮从军——这件事情执行起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因为这些“军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全家转战之后很有一部分不愿意分开不过这个时候这些弱势群体当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在曹家兄弟的配合支持下这些人总算是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军营。
当辽东和平解放之后经过行政官吏的清点各种在战争期间被破坏的生产以及生活物资被造成了一溜长长的清单在听取汇报之后林风惊奇的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辽东本地的汉族地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而更令林风瞠目结舌的是这些汉族地主阶层居然与农民起义军合流除了没有搞什么团练之外许多人还秘密支持义军粮饷或者直接出人参军——这可也算是违背社会规律的事情农民起义军居然与土财主穿一条裤子那他们反什么来着?!
根据陈梦雷的调查报告林风现在辽东地区满清政权对汉族的压迫甚至过了关内实际上这个地方被视为满清的保留地对治安以及行政秩序的要求极严而所相对的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时候八旗对自己的政权极端缺乏自信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其他民族不能作出任何敏感的事情来否则就是大规模的报复以及屠杀而经济上更是极端刻薄残忍在鳌拜上台执政之后全面恢复了清太祖奴尔哈赤的民族歧视政策其中除了关内的土地圈占事件之外关外基本上执行那种空前残忍的农奴制度除了针对农民之外对地主的赋税也扩大了剥削力度而各种控制人身自由的政策或者官府劳役更是层出不穷就在不久之前为了支持与俄罗斯黑龙江战争就有大批农民被随便找了些借口口配到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谓“剿灭三藩乱党”仅仅只是一个理由而已民族起义所必须具备的种种因素早已酝酿完毕而在关内的汉军剿灭满清政权的连锁效应下起义就很自然的生了。
这次起义被瓜分的土地全部都是辽东四大家族以及满人的财产在汉军政府的行政机构进驻之后起义者的战利品立即被汉军合法化大汉政权的官吏们吸收当地的士绅组成了联合政府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满、蒙等少数民族实行专政。在政府官员的率领下大多数人兴高采烈的瓜分少数人的财产享受暴力革命之后的幸福生活而出乎林风意料的是这次分赃活动最大的受益人居然是他自己——众所周知林风大帅即将成为吴三桂的女婿那么吴氏家族的土地自然谁也不敢动于是经过小心而又小心的点算之后在远在江南的大周皇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百二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