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窃国大盗章节目录 > 第二十二节

第二十二节(2/2)

窃国大盗作者:理想年代 2020-01-13 17:52
齐鸣之中大队人马列出整齐的阵势军官们一个接一个的走上前来大声宣誓永远效忠林风大帅然后跪下接受军衔和军服如此类推直至每一名士兵。

    当然仅仅是这样这件工作还只是干了一半——在林风意料之中当军队换装之后这种极其眩目的军服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以致于在京城、直隶一些大城市内挂起一股时装潮流到底不管怎样对于审美来说人类还是具有共通性的这一点北京人和巴黎人没有任何区别于是后来许多大户人家的子弟和公子哥儿出于羡慕纷纷出重金收购汉军军服或者要求裁缝缝制同样的款式然后穿在身上耀武扬威不过这种风光日子只持续了几天在林风大帅亲自坐镇之下汉军宪兵部队对这些“伪劣假冒军人”进行了严打除了用“冒充军人”的罪名罚了一大笔款子之外同时颁布一条严令:除了忠勇无畏的大汉军人之外其他任何闲杂人等——包括政府的文职官吏都没有资格穿戴神圣的大汉军装。

    可以想象这种社会地位的剧变真的令汉军全体官兵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也产生一种及其强烈的军人荣誉感而且这种荣誉感在平日外出的时候愈加愈深——当严打之后那些人对于军装的羡慕反而愈加强烈越是不准那种诱惑却反而越大所以当军人上街之后总会接受嫉妒的注目礼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军人都难免有点志得意满、得意洋洋。

    当然在烘托巩固军人荣誉感这一巨大的心理学工程中军服制度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这里其中当然还包括许多方面其中待遇当然最关键的一方面在林风改革就餐制度之后总参谋部根据大帅的意思制定了新的配给方案在这个计划里面汉军士兵每日的伙食得到大大提高一天三顿总计两斤半换算成馒头的话那就是四十两馒头(一斤十六两)虽然荤腥不多但吃饱饭那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此外一连串依照军衔的薪饷制度也随之出台不过这套军饷之后相对于以前的高军饷有所下调因为此刻汉军不再需要那种高薪制度来拉拢人心所以不再搞一视同仁的一刀切而采取了更人性化的等级制度这里对新兵和老兵士兵和军官、有战功的军人和没战功的人都采取了区别待遇。

    其实随着林风拼命的建设军队现在军人在汉军领地已经成为年轻人的选职业虽然这个职业风险很大但这其中的利润实在是太大简直令人无法抗拒——在上次大批搏杀内应图海的地主之后汉军没收了大批耕地而现在这些耕地就已经被林风以种种借口赠送了给了军人可以说现在汉军内的绝大多数军人都是有产阶级而除此之外汉军每月固定的收入也相当可观虽然不了财但却是不折不扣的铁饭碗无忧无虑旱涝保收这一点从军属们趾高气扬的嘴脸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反映。

    于是在这种大趋势下汉军各支部队的营房驻地总是围了一些企图参军的青年原来四处碰壁的招兵军官现在炙手可热已经成为军内公认的第一油水衙门此间各种**屡屡生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地主和豪门子弟也削尖了脑袋朝军队里挤为此他们不惜重金贿赂负责军官金钱美色无所不用其极不过这些人总的来说成功率不大因为自建立番号制度之后汉军对于编制已经严格控制而且就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汉军政权维持眼下这支五万多人军队已经很有点恼火了所以暂时没什么扩编的计划这无疑让那些渴望“精忠报国”的年轻人大大失望。

    有意思的是当这种情况被总参谋部现之后汉军火追加了一条剥夺军籍的军法而领教这个军法的第一批倒霉蛋就是那次带头要求放假春耕的家伙虽然他们那次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汉军现在已经正式颁布了一种“双七”制度即允许在非战时的情况下士兵和军官每年可以享受七天的“农假”和七天的“春节假”但开始那些对抗长官的兵运分子却遭受了林大帅的打击报复其中为的被砍头示众而剩下的则都被剥夺军籍赶出军营——这些家伙回到家乡之后很快现了自己到底损失了什么于是最后很是闹了几回笑话他们屡屡组织起来在总参谋部衙门上访而且还在京城大路上拦着官员下跪请愿、痛哭流涕哭天喊地的要求林大帅看在攻打天津、攻占直隶的功劳情分上格外开恩允许罪人重回军营戴罪立功。

    所以行进在官道上的汉军部队上上下下精神饱满整一支部队透着一种异常骄横的味道而那些两侧斥候卫护的近卫军更是两眼朝天目空一切每当那些村庄里年轻人羡慕的行注目礼的时候这帮家伙一个个仿佛了情的孔雀得意洋洋的吆喝着口令充满优越感的摆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来。

    最高领袖出行沿途的各个地方官当然战战兢兢不敢怠慢这一路上每个驿站之前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近城的官道上都又是垫土又是洒水又是扎牌坊不过后来他们现自己做了无用功因为汉军部队和林大帅本人根本不进城而是就地在野外扎营——为了防治军队在城市里腐化堕落和败坏军纪林风早已下达命令除却必须的要塞驻守之外其他野战部队无事不得入城而现在正是大帅本人起表率作用时候若是进城和地方官大吃大喝那岂不是自我暴露?!

    这几天林风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屡屡下基层走访其间为了拉拢人心当然是和士卒们同吃一锅馒头、同住一个帐篷当然这种事情任谁也玩不出什么太多花样来无非推食解衣那一套恶心玩意不过所幸广大官兵大都是些淳朴的孩子虽然这些东西很老套了但依然令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里大帅的在生活上的简朴给许多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相信很多年之后应该会有不少《林大帅的饭碗》或者《大帅的床单》之类感人肺腑的文章问世。

    行进几天之后部队进入王大海的防区这个时候王大海早已率领军中大小军官在边界上迎候不过当他们看到这个浩浩荡荡的场面之后却大吃一惊因为根据总参谋部的命令大帅这次过来是与辽东义军谈判的而他的部队则在此期间承担配合、保护任务不过就眼前的情况来看大帅就手头的部队就七千出头除了有大批精锐骑兵之外后边的近卫军居然还拖着不少大炮而仅这个实力恐怕就已经过王大海的部队了——反应过来的王大海和一众军官禁不住面面相觑他们驻守辽东都知道眼下的真实情形那边还有近两百万流民人心不稳垦殖安置各项工作百废待兴若这个时候开战那可真是有点疯狂。

    当然他们也不会责问总参谋部为何不通报这些情况也绝对不敢贸然询问大帅的军力战力。林大帅是最高领袖他喜欢带多少兵那不是他王大海所能过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