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九玄章节目录 > 第八十章 第十版九玄风云-盗墓千年

第八十章 第十版九玄风云-盗墓千年(2/2)

九玄作者:旧客听雨 2020-01-13 05:11
而来。从此,董卓称

    霸朝野,不可一世。董卓生性残暴,滥杀生灵,最受史学冢指责的是废汉帝一事

    当时少帝刘辩登上龙座仅五个月,就让董卓废为弘农,改立刘协为献帝,朝臣碍于

    淫威也敢怒不敢言。与历史上最毒的盗墓者伍子青死于女人之手一样,董卓最后也

    中了“美人计”,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所害。司徒王允将貂禅许给

    吕布,再献董卓,离间这对“父子”,致二人反目,最后王允与吕布合谋杀死了董

    卓。

    西汉最有为作为,也是中国众多帝王颇有作为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被

    掘开,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自茂陵地宫封上那一刻起,不少人就盯上了,有

    记载的第一盗是东汉初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干的。盗掘茂陵前,赤眉军先把【汉高

    祖刘邦】的长陵掘开,已盗走了大量财宝。值得一提的是,在掘开【长降降区内刘

    邦皇后吕雄】的墓**(汉制帝、后同陵不同**)时现,吕后的尸体历经那么多年

    仍如刚死不久,有兵士动了邪念,竟然**了尸。掘开茂降后,陵内财宝搬了几十

    天,“陵中物仍不能减半”,茂陵的陪葬品太多了(前文已有介绍,见《盗墓贼眼

    里最值得冒险的三座帝不降》)。到东汉末年,同为军晌愁的董卓也盯上了茂

    陵,盗墓执行人就是他手下第一大将吕布。茂陵营建了59年,地宫巨大,为西汉

    皇陵中最大的一座。虽然之前已让赤眉军光顾,但吕布进去后,矶陪葬品仍是堆

    放满地,吕布满载而归,把刘彻的棺停翻得乱七八糟。

    董卓在盗掘西汉诸陵之前,董卓已命令吕布盗掘了东汉帝王陵。在侠天子西入

    关中后。进入茂后吕布为何要乱翻刘彻的棺停?据说是受命寻找可能陪葬的治哑巴

    秘方。董卓有个孙女叫董白,聪明伶俐,19岁就被封为渭阳君,但却是残疾人

    天生哑巴。董卓极疼爱她,想尽了办法,遍请名医都治不了。于是想到了刘彻陵中

    陪葬品可能有失传秘方一说,要吕布注意寻找。可没有翻到秘方,却找到了一卷黄

    绢,上书“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原来这是一句咒语,“千里

    草”、“十日卜”不就是一个“董卓”吗?“不得生”,是骂董卓不得好死呢!

    没有找到秘方,反而遭到戏弄咒骂,董卓胆从“恶”边生,一怒之下欲把刘彻

    的尸骨拖出棺外“晒尸”,后经中国古代的音乐冢蔡文姬之父、一代名儒蔡凰的苦

    劝方罢。有意思的,想取代汉帝做皇帝的董卓十分迷信,怕弄坏地脉风水,坏了霸

    业,竟然又派人将搬出来的部分陪葬品放了回去,又把陵重修了一下。董卓盗墓在

    正史上并无准确记载,演义里多有描述,所谓的“千里草”仍附会之说,刘彻

    再聪明也不可能想到三百年后会出现董卓这个盗墓恶贼的。

    n黄巢—最蠢的盗墓者

    从史载的众多盗墓事件中可以看出,掘坟盗墓多生在乱世之秋,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盗墓高峰,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中国四分五裂,或分或裂,分分合

    合,乱世出英雄,也出盗贼。黄巢的出现,相是因为出于乱世。黄巢虽粗通笔墨

    但和曹操相比,由于没有盗墓常识,加上他左右多为没有多少文化农民,他对盗墓

    不是太在行,不少墓掘而未开,故称其为最蠢的盗墓者并不为过。

    黄巢为今山东曹县人,屡试不第,遂以贩卖私盐为生。虽然是农民起义军的头

    领,但冢里并不是很穷。与西楚霸王项羽一样,黄巢也是“武术爱好者”,在乡民

    中击剑骑射,样样子精通。唐兹宗、唐信宗主政时期,连年灾荒,饿死人无数,农

    民起义此起彼伏。唐信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五月,黄巢与同族兄弟、子侄

    黄挨、黄恩邺等八人,募众数千响应河南人王仙芝起义。黄巢的起义军纪律严明

    还提出了“均平”的政治口号。黄巢对外称,“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

    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甚得民心的起义军,队伍迅壮大。公元889年

    11月占领东都洛阳,次年拿下京城长安,并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大齐”。但

    三年后,即公元883年6月17日,黄巢兵败自杀,唐亦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

    更加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黄巢军队前期“整众而行,不到财货”,那他号称

    四十一六k万大英姿上传军的粮晌从哪来?盗墓是其财路之一。

    黄巢成为中目盗墓史上的狂人,是因为其盗掘的对象都是重量级。一是效法项

    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学赤眉军、董卓,掘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三是掘【武则天与

    李治的合葬墓乾陵】。对于黄巢盗掘的文字散见诸陵的盗掘记载中。在乾陵记载

    中,黄巢掘陵时动用99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据说差不多挖了半座梁

    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99米的“黄巢沟”,此至今仍有迹可寻。由于农民军

    中文化人少,加上乾陵的结构实在太坚固,兵士弄不清乾陵的内部结构,结果挖错

    了方向,乾陵躲过了劫难,否则保存不到今天。

    手下有那么多人,随便挖挖也能弄出不少宝物啊,真是蠢死了。从当年的实际

    情况分析,在三座帝王陵寝中,黄巢不会一个未得手,最有可能掘开的是茂陵,茂

    陵之前已多次遭盗,地宫入口容易现。现在分析,黄巢带领起义军盗掘帝王陵

    乱挖一通,并不仅仅是盗宝,也有泄恨的意思,是对封建皇权的一种挑战。

    n0.7温韬—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应该在大唐王朝,至今大唐遗风尚存。在全球好多地方

    和国冢,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中国的古式服装让外国人称为“唐

    装”,至今仍穿在国人的身上,并作为“国服”而出现在重要的国际外交场合。连

    武则天在内,【唐朝共有21位皇帝。除末二帝李哗葬河南和陵、哀帝李祝葬山东

    温陵,其余19位皇帝的陵寝都在汉陵以北的北山山脉一带,号“关中十八陵”(

    武则天与李治同陵)。但其中17座都被盗掘了】,而第一祸就是唐末五代时期

    的节度使温韬。温韬也算是历史上盗掘帝王陵最多的一个人,许多珍贵的文物都让

    他给毁了,实乃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温韬,易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温韬祖籍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具),曾任

    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镇辖关中地区。有一个传说,温韬生下来时刚好有

    匪星陨落在昭陵所在地区的嵘峨山,迷信者遂传将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

    世了。温韬在长安做了七年行政长官,关中地区几乎所有唐朝皇陵,就是温韬趁战

    乱,在这一时间内动手掘掉的。温韬盗掘唐皇陵是有案可稽的,不论正史,还是野

    史,都有明确记载。

    《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掘之,取其所

    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蜒道下,见宫宣制度闲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

    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

    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

    引日五代史温韬传》:“唐诸陵在境者悉。”《资治通鉴》亦载,“华原

    贼帅i}韬聚众,唐帝诸陵之殆遍。”而乾陵保住不被盗掘之身,要感谢奇异的天

    象。宋人程大昌《考古编》中称,“史载温韬概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

    风雨。”就是说,在盗掘乾陵时,出现了极为反常的天象,狂风骤雨闪,电雷鸣

    怕遭报应的温韬被吓跑了。

    温韬给中国帝王陵墓带来的破坏是灾难性的,许多珍贵的文物让其给毁了,所

    以史学界、考古界都认定温韬是中国历史上危险最大的一个盗墓者,有千古之罪。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把《兰亭序》等众多珍贵的名冢书画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

    昭陵。搞笑的是,不通文墨的温韬在把从一批书画作品**陵后,看上的却不是价

    值连城的书画作品,而是装裱在外的华美绸缎。他让手下将上面的绸缎全部撕下

    来,而把作品扔了。史学界推测,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从此不再出现,可能就

    是让温韬给撕毁了。但让人不解的是,在温韬逐一登记的盗得宝物中,却无此贴。

    后世学者抱着一份美好的心愿,希望《兰亭序》》在武则天的乾陵内,果真如此

    真乃中华文化之大幸。

    n8刘豫—最不义的盗墓者

    目前考古界判断,中国现存的所有帝王陵都已被透墓者光顾过。唐“十八陵”

    让温韬盗掘了,【北宋“巩义八陵”】则让叫刘豫的人盗掘破坏干净。北宋皇陵在

    今河南省巩义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赵匡撒之父赵弘殷(追尊“宣祖”)的

    迁葬陵,号称“七帝八陵”。相比汉、唐帝王陵冢巨葬丰,北宋帝王陵普遍简单:

    汉、唐帝王生前就开始卜**营建了,而且宋朝皇帝生前不预筑寿宫。刘豫本为北宋

    臣子,后降于北金政权。降顺变节,本已不义,合伙盗掘陵,则更加不义。

    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是钦宗赵桓,年号靖康,其在位仅一年又四个月。靖康元

    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十五日,金国大将粘罕率军自孟津渡过黄河,次月金

    兵攻陷东京,君臣南逃,北宋灭亡。四年后,即公元1139年,降金的刘豫被金

    国立为“大齐皇帝”,建立傀儡政权“大齐”(公元113937年,年号

    “阜昌”32年迁都开封。当了傀儡皇帝的刘豫学起了曹操,设了专门的

    盗墓机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记载的官盗机构,分注京、洛阳等几路人

    马,疯狂盗坟掘陵。史书上记载,“刘豫盾立,见兵士卖陵中玉碗,即置陶沙官

    再河南山陵及民间无主坟墓。”除了启用他臣,肥水不流外人田,刘豫还任命

    自己一六的更新度快儿子为“淘沙官”。

    前面说了,北宋的皇陵比较简单(实际上也是花费巨大,如宋仁宗赵祯的永昭

    陵,耗银59万两、钱159万贯、丝绢259万匹,费用占当时国库年收入的一

    半,动用民工近5万,所谓简单权是相比于汉、唐皇陵而言),掘起来并不费多大

    劲。刘豫与粘罕的官兵先后盗掘,互相勾结,把赵匡撒生前认定的风水宝地毁得不

    成样子,除了皇陵,后陵、妃墓、周围的臣子墓都未能幸免。据记载,刘豫与粘罕

    盗墓很有一套,小墓采用直接揭顶的方法,大墓则从陵台一侧挖洞,撬开墓顶券

    石,缝绳而下。期间,陵区内到处都是盗墓的士兵,宋哲宗赵煦的尸骨被挖出后

    乱抛在地,曝晒日下。当时被弃尸骨漫山遍野,风水宝地成了乱坟荒冢。

    刘豫与粘罕坏事做绝还要装好人。粘罕攻破北宋京城之初,装模作样,下令禁

    止军人抢掠陵庙器物,并备置大礼,派人祭悼永定、永昭二陵。在盗掘得手后,为

    不留痕迹,还放火焚烧,陵墓地上部分和附属建筑全都烧毁了。偏居杭州的南宋政

    权闻讯后,派淮北宣谕使方庭硕到巩县渴陵,现八陵全被盗掘毁坏了。见到抛在

    外的赵煦尸骨,方庭硕于心不忍,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尸骨包裹了起来。当时,宋高

    宗赵构闻讯后大惊,急命河南镇抚使翟兴和民族英雄岳飞北上,赶走金兵,修复了

    皇陵。但不久,又让北金政权控制了,此后,北宋皇陵再被毁坏,本来就被刘豫“

    淘”得一干二净的北宋皇陵,最后彻底完了。

    北宋皇陵与汉、唐帝王陵相比,陪葬品并不是十分丰富,但刘豫与粘罕仍视之

    如宝库,这里还有政治上的原因,北金政权有意借毁皇陵之计,刺激南宋政权和汉

    人神经,而刘豫充在其中当了一个很可耻的角色,为后人鄙视!

    n0.9杨荤真枷—最没道行的盗墓者

    北宋皇陵被盗掘,【南宋皇陵】也未能幸免。南宋皇陵是在元初遭盗掘的,这

    也是中国帝王陵寝被盗掘事件最悲惨的一次。南宋皇陵实为为“攒宫”,即为攒集

    梓宫,暂葬地。考虑以后迁回河南巩义祖陵区内,所以棺停葬得比较浅,盗掘起来

    很容易。盗掘南宋皇陵的是叫杨琏真枷的西域和尚(蕃僧),作为一个出冢僧人

    本该好好修行,但他不事佛法,毫无道行,坏事做尽,是出冢人和盗墓者里的双重

    败类。

    历史上,僧人盗墓并不鲜见,但如杨荤真枷这般丧尽天良的十分罕见。其罪

    行,史上记载也很清楚。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

    睐的杨荤真枷被任为江南释教总摄(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的官员)。宋末元初人

    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著《辍耕录》,均记载有杨荤真

    枷盗墓一事: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荤真枷伙同僧人允泽等人,带人到陵区。当时

    负责护陵的罗铣坚决阻止,允泽竟然抽出刀来,当场要杀了罗铣。

    南宋这段历史是很糟糕的。1127年5月,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

    帝,至1279年6秀夫背着小皇帝赵禺跳海灭亡,共历152年。南宋先后有九

    位皇帝,六位葬于浙江绍兴宝山,分别宋高宗赵构的永思陵、宋孝宗赵x(“大”

    下“目”)的永阜陵、宋光宗赵悼的永崇陵、宋宁宗赵扩的永茂陵、宋理宗赵响的

    永穆、度宗赵x(“衣”旁“基”)的永绍陵。末三帝葬在哪,要么失考,要么在

    异地。由于南宋朝廷希望有朝一日打回北方,相比于北宋皇陵,南宋帝王陵更为简

    单了。杨荤真枷没有放过一座帝王陵,连后妃大臣墓都未能幸免,要掘开,盗掠去

    了无数财宝。史书上记载被杨荤真枷盗走的宝物有,徽宗陵的“马乌玉笔箱”、

    铜凉拨锈管”,高宗陵的“真珠戏马鞍”,光宗陵的“交加白齿梳”、“香骨

    案”,理宗陵的“伏虎枕”、“穿云琴”、“金猎晴”,度宗陵的“玉色藤丝

    盘”、“鱼景琼扇柄”,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

    在毁陵盗物之外,还有最令人指的事情。杨荤真枷将帝、后们的骨骸全出掘

    出,弃之荒野。理宗赵响是大头,杨荤真枷将他的头颅从尸身上取下来带回北方

    镶银涂漆,制成盛酒的器具使用。又将帝后的尸骨收集于临安皇宫中,上筑高13

    丈的白塔压之,名曰“镇本”。对这段历史,《明史》有详细所载,“至元间,西

    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荤真枷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

    金宝,袁帝后遗骨,座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

    颅骨为饮器。真枷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一”

    南宋皇帝至死也无一人能回到祖陵处,反而遭陵毁尸抛。时人唐环看不下去

    召集乡人用兽骨置换收藏了帝后的尸骨。最后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将

    是南宋帝王的尸骨重新归葬原处,重修了皇陵。史**载了此事,根据《南宋诸陵

    图》,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将遗留在元宫中赵响的头颅送回

    南方,并将其他五帝遗骸迁回攒宫。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外族政权,对汉人的报复和镇压是史无前例的。无道僧

    人杨荤真枷盗掘南宋皇陵用意歹毒,除了盗取财宝,还有侮辱汉人,击垮人们赶走

    蒙人意志的用意,实乃中华大民族之罪人!

    陈奉—最荒唐的盗墓者

    盗墓盗到了自己主子身上,打起了当朝皇帝祖宗陵墓的主意,看起来不可思

    议,但这样的荒唐事在明朝万历年间偏偏就生了(前文《明万历皇帝陵墓兰百年

    后被掘的报应夕译》曾有简单介绍)。执行者是叫陈奉的宦官(太监),与刘豫、

    杨荤真枷的盗墓含有政治成分不同,陈奉盗墓纯粹是为了财宝,真的是利令智昏。

    陈奉,明湖广承天(今湖北钟祥)人。本为御马监奉御太监,万历二十七年(

    1599年)奉朱翔钧旨意,去湖广一带征收矿税,官方身份是“税监”。陈奉每

    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压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答等。陈奉及其手下剖

    孕妇,溺婴儿,无恶不作。谁冢有钱敲诈哪冢,弄得众多殷实人冢倾冢荡产。陈奉

    最让人痛恨的行为是挖坟掘墓,《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八个字,“到劫行旅,态行

    威虐”。

    陈奉的盗墓歪念是受到了武昌境内生的乡民盗掘李林甫之妻杨氏墓“得黄金

    巨万”的一事启,而“悉境内诸墓”,走上盗墓之绝途的。当时在他权利范围

    内荆州境内的大大小小、有名没名的坟墓全都让他派人盗掘了。巡按御史玉立贤上

    奏,请当朝皇帝朱翔钧下旨停止陈奉的盗掘行为,未被理睬。万历二十八年十二

    月,武昌生民变,时南京吏部主事昊中明再向朱翔钧上奏,揭露陈奉“威吓诈骗

    官民,犯上违制自称千岁”等罪行。大学士沈一贯也上言,请求将激起民变的陈奉

    撒回,“以此收拢湖广百姓之心”。朱翔钧全都**,这大大助长了陈奉的恶念野

    心一六k,导更新致快英姿上传生了陈奉盗掘显陵的事件。

    显陵位于今湖北省钟祥市境内,是朱翔钧自己的曾祖父、恭睿献皇帝朱佑杭和

    曾祖母蒋氏的合葬墓。显陵本为王陵,营建断断续续长达97年,规模宏大,陪葬

    不薄。陈奉借显陵在枣阳矿山旁边的便利,以开矿作掩护,进行盗掘。知具不夕翰

    探知陈奉用心不良,进言阻拦,结果反遭陈奉的诬陷,遭逮捕。老百姓对陈奉恨得

    咬牙切齿,要诛杀他,陈奉吓得躲藏了起来。史称,陈奉两年之后离开湖广时,搜

    刮来的金银财宝货物数以万计,运载财宝的舟船尾相连,长达数里,为确保万无

    一失,陈奉增派了大量士兵护!。从这里可以知道,一个宦官敢盗掘当朝皇陵,当

    然这是得到了朱翔钧的默许,为皇帝敛财的,不然陈奉的荒唐行为是不可能生

    的。所以现在人称,朱翔钧的定陵被掘掉,也是一种报应,活该。

    n乾隆:权力最大的盗墓者

    盗墓与一朝之君联系到一块,或许不少人都可得觉得意外,这怎么可能呢?但

    为了一己之利、出于坏人风水的考虑,皇帝也不能免俗,做起偷盗勾当,历史上这

    样的皇帝并不缺少。大清王朝鼎盛时期的皇帝、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之君乾隆就干

    过这种事情。在古今盗墓者中,乾隆该算是权力最大的一位盗墓者。乾隆透墓对象

    是明“十三陵”,其公开理由却不是盗,而是颇讨汉人喜欢的说法:修葺明皇陵

    与他人的野蛮盗掘相比,乾隆的行为显得很文明

    乾隆透墓堪称一奇,据说仅是为了盗取陵中楠木大柱。乾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

    子,雍正死后继承大位,改元乾隆,为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时,清王朝已经

    付康熙,雍正两代79多年的治理,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展,社会稳定,百姓安

    康。乾隆励精图治,促进了展,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绝唱出现了,此即“康乾盛

    世”。乾隆在位六十年,享年**岁,加上三年太上皇,为中国帝王中实际在位时

    间最长、年寿最大的皇帝,自号“十全老人”。史载,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

    1**年—1787年),开始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乾隆就利用这

    一六k次会盗墓的,偷梁换柱。

    这次修葺,项目不全,且未尊原制,有的建筑还被拆除或缩建,“拆大改小十

    三陵”。民间广为流传“乾隆盗木”的故事,就是这次修陵过程中生的。说是乾

    隆因为看上了朱棣长陵棱恩殿的金丝楠木大柱,这才降旨修明陵的,企图将长陵大

    殿拆毁。经刘墉(刘罗锅)、纪晓岚等人的劝阻,乾隆皇帝才放弃了拆长陵的念

    头。但他不死心,仍命人拆毁了永陵的大殿,换下该殿的楠木,用于建设自己裕

    陵。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烟及陈氏、方氏、杜氏

    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破土动工,营建永陵花了

    19多年时间,规制仅次于长陵,与朱翔钧的定陵不相上下,“但长陵规划之心思

    不及也”。当年建陵时,每月花费白银不下于39万两。经过乾隆这次“修葺”,

    永陵棱恩殿确实缩小了,现**古已证实了这一点。《大明会典》记载,棱恩殿重

    檐7间,左右配殿各9间,恩门面阔5间。戟降重建后棱恩殿变为5间,恩门减为

    3间,柱网分布也与旧制不同。

    清朝皇帝自顺治始,多有“盗木”的习惯,用于修筑宫殿、陵寝,康熙、雍正

    都干过拆毁明代建筑建陵的事情。但打起前朝皇陵十意的,则只有乾隆。遗憾的

    是,乾隆的裕陵后来遭到孙殿英的盗掘,不知是不是一种报应?

    n孙殿英—最现代的盗墓者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盗墓之事也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民国初年出现的军阀

    盗墓,加重了这股盗墓之风,形成新一轮盗墓**。其中,以孙连仲盗掘茂陵、孙

    殿英盗掘清东陵这“二孙”为代表。“二孙”之中,则以孙殿英为甚,他使用了破

    坏性极大、用于现代军事用途的炸药,炸开了【慈禧的清东陵、乾隆的裕陵】,三

    天盗得宝物无数,共装了39车。仅从慈禧陵中盗得的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

    翡翠西瓜”,估价在白银599万两。

    孙殿英,名魁元,字殿英,乳名金贵,人称“孙老殿”,河南永城县小马牧集

    孙冢庄人。孙殿英是土匪出身,大字不识一个,战功也无,但赌技群,盗墓时和

    身份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后被讥为“盗墓将军”。当时,孙殿英

    以剿匪换防为名,进入清东陵搞“军事演习”,暗中连夜行动,盗掘清东陵。据已

    公开的史料,孙盗清东陵分工严明,准备充分。其部将潭温江师一部负责盗掘慈禧

    陵、柴云升师一部盗掘戟降降、丁脖庭师一部负责盗掘康熙陵(关于康熙陵的盗掘

    情况,一说孙部因地下积水作罢,免遭掘难:另一说实际上已被掘开,民国**调

    查时有意隐瞒,减轻孙罪过。1995年,康熙陵最终还是让匪兵掘炸开,盗走了

    大量财宝)。负责盗掘慈禧陵的官兵最为顺利,现场负责的是潭温江师工兵营营长

    额孙子瑜,经晚清遗老苏必脱林指点,找到慈禧陵的地宫入口。炸开通往地宫的金

    刚墙后,陪葬品被士兵搬取一空。连慈禧的金丝楠木棺停也未放过,被劈开,棺内

    珠宝一扫而空。尚未腐烂的尸体被拖出棺外后又把棺停移开,盗取“风水**”中的

    宝物。生前不可一世的慈禧尸被扔在角落里,脸朝下趴着,左手扭转到后背上

    头散乱。听说慈禧身上穿的戴的藏的都是宝,结果上衣被撕开,袜子、绣鞋被脱

    下。士兵从她口中取宝珠时,一时性急,将她的嘴都撕裂了。戟降降寝更惨,后来

    重新收敛时现,帝、后、妃共6具尸体仅一具完整,残骨混乱一处,无法辨认。

    可怜的“十全老人”,下颊碎裂为二,辫及肋骨等皆被抛置在墓门外。

    清帝王陵,中国封建帝王中最后一座皇冢陵寝,文物宝库,本可避遭劫难的

    完好保留给后代子孙,竟然让一介武夫给毁了。孙殿英的劣行传出后,举国震惊

    各界强烈谴责,要求追究其法律责任。为逃脱罪行,孙殿英“花钱消灾”,用盗得

    的珠宝上下打点。从戟降墓中盗得的九龙宝剑、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一批名贵的古

    玩、字画等,分别送给了蒋介石、宋美龄:慈禧的枕头“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

    :另一枚宝剑送给了何应钦:阎锡山则得到了59万两黄金。孔祥熙、戴笠等关键

    人物也都分别得了孙殿英行贿的宝物,从而得以逍遥法外。

    孙殿英后来当了汉**,其部变身“和平救**”,任伪军副司令。日本投降

    后,又变回了,成了“国民党先谴军”。作恶多端的孙殿英未得好死,1997年

    解放战争中,孙在河南汤阴战场上被解放军俘虏,一年后病死于狱中。与之同有盗

    墓前科的孙连仲的结局是天壤之别,孙连仲得善终,1999年才病逝台湾,享年

    97岁。这与两人选择的人生道路不同有很大的关系,1937年“七七”事变

    生后,孙连仲以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军团军团长率部星夜驰援,在窦店、良

    乡、房山、保定等地进行对日阻击战,打死打伤日军5999人,一举成就了中华

    “抗日名将”的历史定位。

    有件事情顺便提一下,据说在孙殿英被俘后,解放军从他随身带的两只箱子里

    现了价值连城的珠宝:一个箱里收藏的玉石西瓜,全是由珍宝玉石做成:另一箱

    里收藏的宝剑,剑柄镂金雕玉,传是三国时名将赵子龙的遗物这些都是从清东陵内

    盗来的。

    哎,盗墓贼必定遗臭万年。

    【继续写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