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 宝藏之城(2/2)
《新明史》作者:闪烁 2020-01-12 03:36
将安排他们返回自己的国家并且不会有明军伤害他们的。
四个活生生的教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接下来的工作就由参谋部的军官去负责了。因为有近万个欧罗巴的商人与庄园主需要处理。所以顾成林还不得不从舰队与6战队里挑选了一些比较机灵的军官来进行审问。不过最大的麻烦还是翻译的人数有限结果光是从这些人身上收刮财富的工作就花掉了顾成林近一个月的时间而且那十多个翻译几乎每天只有不到四个时辰的休息时间然后就往来于各个审问地点帮助军官负责审问。
这是一个开端当然这也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在数百年之后当有人用汉语问起欧罗巴人关于“个人身价”的问题时欧罗巴人都会事先考虑一下在明确了对方的意图之后才会做出回答。可见顾成林当时给欧洲人所造成的心理阴影有多大。当然这其实也是一个开端。
从此之后只要明帝国攻占了欧罗巴国家控制的地区包括那些欧罗巴国家自己的领土抓住了有钱人的时候明军的指挥官就会仿照顾成林这一手从欧罗巴的富人身上刮几层皮下来。
顾成林自己是想不到他灵机一动想出的办法会造成这么深远的影响。当然他自己甚至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当然这也只是他当时采取的革新办法中的一种而已。为了最大限度的从这些欧罗巴的商人庄园主身上多捞点好处不但顾成林想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办法很多明军的普通审问军官也都锦上添花想出了很多其他人很难以想到的办法。
当然结果是让顾成林非常满意的满意到了让他吃惊的地步。当时在阿克拉所在的地区除了有大量种植咖啡豆可可豆等高价值经济类农作物的种植庄园之外还有好几座富产金矿。当时黄金海岸本身就是非洲地区黄金矿藏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且这里的金矿都是富矿其中很多还是露天矿不但开采方便而且回报非常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在葡萄牙最初占领这里的三年之中葡萄牙人一共从该地区掠夺了过二十万两的黄金而这在当时足够葡萄牙建造上百艘战舰并且为这些战舰配备所有的武器招募所有的水手。后来葡西英荷四国共同控制时期随着投资的加大以及更多的金矿被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之内四个国家从该地区掠夺的黄金过了两百万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即使以明帝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原料成本来计算都足够明帝国建造一百艘战列舰并且为这一百艘战列舰配备上所有的火炮与整船的弹药了!
其实当时欧罗巴国家从这里掠夺得最有价值的并不是黄金。当时从该地区出产的咖啡豆与可可豆有过三成的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中间商倒手以及走私等方式出口到了明帝国而每年明帝国为进口这些高级消费品至少要花掉五十万金元!另外阿克拉还是当地唯一的重要港口唯一可以为大型商船提供停靠位置的港口所以附近地区的所有贵重物品其实都是从这里运回欧罗巴的。这其中就包括在黄金海岸西面的象牙海岸!
每年从象牙海岸运回欧罗巴的象牙就过了一百五十吨。而在高级塑料制品出现之前象牙是最重要的奢侈艺术品以及高级餐具的最好原材料。暂且不说有多少头非洲象因此而被捕杀最重要的是当时明帝国也刮起了象牙制品的热潮。而亚洲象象牙的品质是没有非洲象好的。明帝国绝大部分的象牙制奢侈品都是从欧罗巴进口的而为此每年明帝国要流出至少二十万金元的硬通货(在国际贸易中金银是当时唯一的硬通货当时还没有全球通用货币的概念直到明帝国战胜了欧罗巴列强之后二十年明帝国的金元才成为了全球贸易中的硬通货因为当时全世界过八成的现有黄金都储备在明帝国了)。
显然黄金海岸确实是一片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地方。这次顾成林就如同一个突然闯进了宝藏里的小强盗一样简直就被这巨大的收获给惊呆了。
一个月下来顾成林从欧罗巴的商人庄园主那里收刮到的财物价值就过了一千两百五十万金元。这其中包括了价值四百五十万金元的金银等贵金属保守价值在五百万金元以上的贵重物品比如钻石(该地区也是当时全世界最重要的天然钻石产地当然当时还没有人造钻石这个概念)各种各样的宝石(其南面的刚果地区是世界上除缅甸北部的曼德勒之外最出名的玉产地而玉在明帝国有着不同一般的价值与意义)等等。而其他的则是一些私人物品比如那些贵族商人家的妇女用的贵重饰品商人用的金表(当时欧罗巴的钟表已经传入了明帝国只不过明帝国的百姓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个新事物)戒指项链夹等等。当然这只是当时顾成林的一部分收获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顾成林得到的最为贵重的战利品是当时欧罗巴国家在这里建立起来的近三千个种植园。这些种植园里种植的全是高产经济类作物。而在占领了阿克拉之后这些种植园自然也都划归到了远征军的集体财产之中。后来顾成林还专门留了一支部队在这里管理这些种植园。当然种植园的劳动力是雇佣的本地土著(这与顾成林在非洲南部地区采取的办法是一样的)以及那些欧罗巴的战俘(免费劳动力)。
结果在十年后远征军在解散的时候将最后一块属于集体的种植园出售给了一名英格兰的商人时这些种植园在十年之中为远征军创造的财富过了三千五百万金元(以十年后的物价计算)。显然这一笔收入已经让远征军的近十万将士个个都成为了大富翁!
四个活生生的教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接下来的工作就由参谋部的军官去负责了。因为有近万个欧罗巴的商人与庄园主需要处理。所以顾成林还不得不从舰队与6战队里挑选了一些比较机灵的军官来进行审问。不过最大的麻烦还是翻译的人数有限结果光是从这些人身上收刮财富的工作就花掉了顾成林近一个月的时间而且那十多个翻译几乎每天只有不到四个时辰的休息时间然后就往来于各个审问地点帮助军官负责审问。
这是一个开端当然这也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在数百年之后当有人用汉语问起欧罗巴人关于“个人身价”的问题时欧罗巴人都会事先考虑一下在明确了对方的意图之后才会做出回答。可见顾成林当时给欧洲人所造成的心理阴影有多大。当然这其实也是一个开端。
从此之后只要明帝国攻占了欧罗巴国家控制的地区包括那些欧罗巴国家自己的领土抓住了有钱人的时候明军的指挥官就会仿照顾成林这一手从欧罗巴的富人身上刮几层皮下来。
顾成林自己是想不到他灵机一动想出的办法会造成这么深远的影响。当然他自己甚至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当然这也只是他当时采取的革新办法中的一种而已。为了最大限度的从这些欧罗巴的商人庄园主身上多捞点好处不但顾成林想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办法很多明军的普通审问军官也都锦上添花想出了很多其他人很难以想到的办法。
当然结果是让顾成林非常满意的满意到了让他吃惊的地步。当时在阿克拉所在的地区除了有大量种植咖啡豆可可豆等高价值经济类农作物的种植庄园之外还有好几座富产金矿。当时黄金海岸本身就是非洲地区黄金矿藏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且这里的金矿都是富矿其中很多还是露天矿不但开采方便而且回报非常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在葡萄牙最初占领这里的三年之中葡萄牙人一共从该地区掠夺了过二十万两的黄金而这在当时足够葡萄牙建造上百艘战舰并且为这些战舰配备所有的武器招募所有的水手。后来葡西英荷四国共同控制时期随着投资的加大以及更多的金矿被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之内四个国家从该地区掠夺的黄金过了两百万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即使以明帝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原料成本来计算都足够明帝国建造一百艘战列舰并且为这一百艘战列舰配备上所有的火炮与整船的弹药了!
其实当时欧罗巴国家从这里掠夺得最有价值的并不是黄金。当时从该地区出产的咖啡豆与可可豆有过三成的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中间商倒手以及走私等方式出口到了明帝国而每年明帝国为进口这些高级消费品至少要花掉五十万金元!另外阿克拉还是当地唯一的重要港口唯一可以为大型商船提供停靠位置的港口所以附近地区的所有贵重物品其实都是从这里运回欧罗巴的。这其中就包括在黄金海岸西面的象牙海岸!
每年从象牙海岸运回欧罗巴的象牙就过了一百五十吨。而在高级塑料制品出现之前象牙是最重要的奢侈艺术品以及高级餐具的最好原材料。暂且不说有多少头非洲象因此而被捕杀最重要的是当时明帝国也刮起了象牙制品的热潮。而亚洲象象牙的品质是没有非洲象好的。明帝国绝大部分的象牙制奢侈品都是从欧罗巴进口的而为此每年明帝国要流出至少二十万金元的硬通货(在国际贸易中金银是当时唯一的硬通货当时还没有全球通用货币的概念直到明帝国战胜了欧罗巴列强之后二十年明帝国的金元才成为了全球贸易中的硬通货因为当时全世界过八成的现有黄金都储备在明帝国了)。
显然黄金海岸确实是一片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地方。这次顾成林就如同一个突然闯进了宝藏里的小强盗一样简直就被这巨大的收获给惊呆了。
一个月下来顾成林从欧罗巴的商人庄园主那里收刮到的财物价值就过了一千两百五十万金元。这其中包括了价值四百五十万金元的金银等贵金属保守价值在五百万金元以上的贵重物品比如钻石(该地区也是当时全世界最重要的天然钻石产地当然当时还没有人造钻石这个概念)各种各样的宝石(其南面的刚果地区是世界上除缅甸北部的曼德勒之外最出名的玉产地而玉在明帝国有着不同一般的价值与意义)等等。而其他的则是一些私人物品比如那些贵族商人家的妇女用的贵重饰品商人用的金表(当时欧罗巴的钟表已经传入了明帝国只不过明帝国的百姓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个新事物)戒指项链夹等等。当然这只是当时顾成林的一部分收获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顾成林得到的最为贵重的战利品是当时欧罗巴国家在这里建立起来的近三千个种植园。这些种植园里种植的全是高产经济类作物。而在占领了阿克拉之后这些种植园自然也都划归到了远征军的集体财产之中。后来顾成林还专门留了一支部队在这里管理这些种植园。当然种植园的劳动力是雇佣的本地土著(这与顾成林在非洲南部地区采取的办法是一样的)以及那些欧罗巴的战俘(免费劳动力)。
结果在十年后远征军在解散的时候将最后一块属于集体的种植园出售给了一名英格兰的商人时这些种植园在十年之中为远征军创造的财富过了三千五百万金元(以十年后的物价计算)。显然这一笔收入已经让远征军的近十万将士个个都成为了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