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双雄之破奴传章节目录 > 第一百九十章 上古一脉

第一百九十章 上古一脉(2/2)

大汉双雄之破奴传作者:杨朗 2020-01-11 20:12
联最佩服的就是屈大夫那坚贞不渝的爱国热情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言毕闭目吟唱起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柳蕊道:“说来屈大夫可是贵国上古先贤,一心想振兴楚国,而秦时有谚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汉争霸后楚国之子孙想复立楚国之人仍大人人在,不知陛下的滇国偏隅两南外城却作何感想?”滇国国君一呆,卫青张骞听了也精神一振,想听听这滇国之君如何回答。

    却见滇国国王哈哈一笑道:“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我国上几朝君主都有过杀回中原复立楚国的打算,但自从联亲政这几十年以来已慢慢想通了这一道理,爱国精神固然是必不可少,像《国殇》那样为国捐躯的勇士确让人可歌可泣,但对百姓而言,谁主天下都无所谓,主要是能否天下太平、生活安定。我们君主能做的或许就是这些,让国家安定,百姓和乐,同兴战争非福乃祸。”

    “好!”“陛下英明!”三人纷纷鼓起掌来,觉得这年迈的滇国君却是睿智无比,滇国有他实乃百姓之福。卫青心中不由想起项霸来:“要是项兄弟日后也作此想就好了。”

    正当三人颂扬时滇国国王却一摆手略显迷惑地道:“联虽想天下太平,百姓和睦,但可有一法可概之乎?”目光盯着柳蕊,似乎对她已心生敬重,希望她能提供答案。

    “当然有。”柳蕊嫣然一笑毫不客气端起一茶杯作揖道:“昔孔子有日‘其恕乎?’陛下认为可否?”“这‘恕’当何解?”“怒仍‘宽恕、仁爱’之义,孔圣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其必可释为‘仁’。”

    “是吗?但联已闻汝大汉与匈奴时有争战,作为文明之都却为何仍行此霸道之术?”张骞、卫青一呆都以为柳蕊答不上来。

    哪知柳蕊面色不变,娓娓道:“两国交战,罪在匈奴侵扰,我大汉兴的是仁义之师,但日后胜利时要想巩固不施仁政同样天下不安。”“那贵使之意要想天下归心国家长治久安,必行‘仁政’?”

    “不错,此乃真正的治国之道‘仁者无敌’。”柳蕊一脸坚定地道。卫青与张骞可等一次发现柳蕊有此杰出的见地,一时都震住了。滇国国王却双目放光,满脸虔诚地道:“领教、领教,谢谢贵使指点。”

    之后众人又谈论到汉大赋,柳蕊更是对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几乎倒背如流。其中对大汉鼎盛的描绘直引得滇国国君瞠目结舌,惊叹之极,神往不已,要不是上了年纪,还真想随他们回大汉一趟。

    “蕊儿你可真是了得,何时增了这一身见识却不告诉为夫,快快招来,否则定你个欺夫之罪。”卫青回房后捧住柳蕊俏脸故作生怒道,“哈哈!本夫人今日解了你俩个大使的围,先不谢我还要拷问,我偏不说。”柳蕊咯咯一笑躲去。“你敢。”卫青也跟着扑去。

    原来柳蕊见识突增全因卫青困于月氏时为解寂寞不时地去羞月公主清莹处借阅书籍与之交流谈时事所致,不想今日却派上用场,一番交流尽显天朝上国之大国风范,赢得了滇国国君的无比尊重。

    在滇国再逗留了十余天,盟议之事也已粗定,那滇国国君倾慕故土文化更想柳蕊留下为两个皇子作太傅,但因汉使要归汉而作罢,不过却言两日后就是举国欢庆的“万象节”便极力挽留众人渡过此良宵佳节再回去,众人感其盛情于是也就留下了。

    “卫哥哥,明日那滇国国节该是怎么个模样呢?”柳蕊府卫青之之肩细语道,“不清楚,想必是与象共舞了,听说此国尊象为图腾,象是圣物。”

    “喔,难怪那日我们见到那些少女时就看到她们与大象相处甚欢,不过该不会真有一万头吧?”“哈哈!管他有多少头,啊我要睡觉了,夫人明日数数。”“哼,不准睡,你要睡明儿就罚你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