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二章 雁门危急(2/2)
《大汉双雄之破奴传》作者:杨朗 2020-01-11 20:12
支援,否则非但救不了雁门,连自身也难保,来人,让本将修书一封急递京城向皇上求援,另外援军来到之前我等不时对敌军进行骚扰,让他们有后顾之忧,不能安心攻城即可。”李沮吩嘱道:“诺”众将士抱拳应道。
“喂,老李,你想到甚么好法子没有?”遭失败的岸头候张次公与大行李息非但大营合并一处且两人也住在一块,彻夜不眠,以苦思破敌良策。
“嗯,好法子暂时未想到,但失败原因倒想到几点。”李息翻了一下眼皮,“是吗?说来听听。”张次公仰头灌了一口酒。
“其一,我们两军的作战意图太明显了,不管是两翼作战还是方阵前攻被都对方一眼看透;其二,我们没有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你的骑兵没有杀伤力,我的射手找不到目标,敌我难分,战车就更成了累赘,被敌人围住后无路可逃;其三,我们两军各自为战没有协调好共同作战的具体方案,合师后威力不是倍增反是倍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妙、妙、妙论!你老李果是将帅之才,见识过人,能从如此短的时间内分析出这三条败敌之源真是太有见地了,我老张佩服!”张次公不再饮酒,称赞起来。
“哪里、哪里,张候是抬举我了,败将之人岂敢称善,反倒是你若有妙计不妨说出来商议,能打败敌人是我们共同的荣誉,我俩不要再像前二天那样各怀心思,心存芥蒂了,应该开诚布公、真诚相待才是。”
“对、对!这番话我老张早想对你说了,否则我也不会钻进你大帐内赖着不走,哈哈!”张次公豪爽一笑,“唉,即使你不过来,我也要过你那的。”“是吗?哈哈!”“哈哈!”……
“那好,既然如此我也不客气了,说实话,平日我不怎么瞧得起别人,但长平候卫将军却让我佩服得紧!嗯,包括饮酒。”“咦,怎么扯到卫青身上了,还喝酒呢,与这破敌之策有关吗?”李息不由失笑,以为他顽性复发。
“怎么无关,我这破敌灵感就从他那句话获得的呀!”“喔,是吗?什么话?”“兵者,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嗯,有理,那具体作战谋略呢?”
“我现在就说啊,那是明日再战不如我们两军排成前后方阵,我军在前,你军在后,你军战车的士兵与骑兵的射手互换武器,战车者持弓箭,骑兵者取枪戟,往前冲时敌人以为……到时战车上的……我们则于两边……”
“嗯……嗯……啊……高、高、实在高!”李息听毕,一拍大腿,兴奋之极,扬声道:“就依汝计,明日午时,敌人必败!”“哈哈!”……
“报……报……,陛下,不好了,李沮强驽军昨日遭敌大败,如今退据待援,而雁门更是危在旦夕,随时有城破之险,恳请火速支援!”……
“啊,什么?李沮部败!”“雁门危急!”朝中诸臣听毕面色俱变,议论纷纷。“什么?雁门危急?”听到急报武帝也有些意外,毕竟李沮部实力不弱,不管是人数还是箭术应都不在对手之下,为何会这样?但不管原因出在哪,如今战败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要是不再派兵增援,雁门必破无疑,凭匈奴的凶残,定不是抢掠那么简单。
眼见大臣们众说纷纭,武帝不由提高音量道:“尔等稍安勿燥,静听联的令谕。吵有什么用?”龙目一瞪后沉声道:“既然强驽将军都无法破敌锋芒,那就不能再依赖箭术争雄了,唯有与其硬拼、血战。长平候卫青听令!”“臣在!”卫青闻声站起出列,躬身候旨。(朔方大捷后卫青被武帝改封长平候)
“联命你立率二万建章营卫士前往支援李沮部及解雁门之围。”“诺!”卫青也不再废话,干脆之极,领旨后转身立即下殿。
他们的君臣二人经这几年来已达成一种外人所不知的默契,那就是最困难、最艰苦、最难办的事情就交给卫青好了,而卫青则二话不说,赴汤蹈火、在所不惜,马上即办。这也是武帝越来越欣赏信任卫青原因。当然,卫青每件事都办得那么漂亮,从不让武帝失望。
朝中诸臣自然也无话可说,他们也知道卫青都对付不了的敌人,或许别的将领也是不可能的了,去了也是白去,这倒不怪武帝偏心,事实上卫青如今已成了汉军的定海神针、超级王牌。
卫青三个时辰后立刻率部出发,以最快的速度飞驰雁门,不过君臣都不知道的是,卫青此行并非真的只能硬拼,因为他已有了自己秘制的神秘武器——双驽弓。
至于威力如何?卫青本人也想早点知道,那现在拿匈奴的箭术劲旅刁手营来试箭那是再好不过了。
“喂,老李,你想到甚么好法子没有?”遭失败的岸头候张次公与大行李息非但大营合并一处且两人也住在一块,彻夜不眠,以苦思破敌良策。
“嗯,好法子暂时未想到,但失败原因倒想到几点。”李息翻了一下眼皮,“是吗?说来听听。”张次公仰头灌了一口酒。
“其一,我们两军的作战意图太明显了,不管是两翼作战还是方阵前攻被都对方一眼看透;其二,我们没有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你的骑兵没有杀伤力,我的射手找不到目标,敌我难分,战车就更成了累赘,被敌人围住后无路可逃;其三,我们两军各自为战没有协调好共同作战的具体方案,合师后威力不是倍增反是倍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妙、妙、妙论!你老李果是将帅之才,见识过人,能从如此短的时间内分析出这三条败敌之源真是太有见地了,我老张佩服!”张次公不再饮酒,称赞起来。
“哪里、哪里,张候是抬举我了,败将之人岂敢称善,反倒是你若有妙计不妨说出来商议,能打败敌人是我们共同的荣誉,我俩不要再像前二天那样各怀心思,心存芥蒂了,应该开诚布公、真诚相待才是。”
“对、对!这番话我老张早想对你说了,否则我也不会钻进你大帐内赖着不走,哈哈!”张次公豪爽一笑,“唉,即使你不过来,我也要过你那的。”“是吗?哈哈!”“哈哈!”……
“那好,既然如此我也不客气了,说实话,平日我不怎么瞧得起别人,但长平候卫将军却让我佩服得紧!嗯,包括饮酒。”“咦,怎么扯到卫青身上了,还喝酒呢,与这破敌之策有关吗?”李息不由失笑,以为他顽性复发。
“怎么无关,我这破敌灵感就从他那句话获得的呀!”“喔,是吗?什么话?”“兵者,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嗯,有理,那具体作战谋略呢?”
“我现在就说啊,那是明日再战不如我们两军排成前后方阵,我军在前,你军在后,你军战车的士兵与骑兵的射手互换武器,战车者持弓箭,骑兵者取枪戟,往前冲时敌人以为……到时战车上的……我们则于两边……”
“嗯……嗯……啊……高、高、实在高!”李息听毕,一拍大腿,兴奋之极,扬声道:“就依汝计,明日午时,敌人必败!”“哈哈!”……
“报……报……,陛下,不好了,李沮强驽军昨日遭敌大败,如今退据待援,而雁门更是危在旦夕,随时有城破之险,恳请火速支援!”……
“啊,什么?李沮部败!”“雁门危急!”朝中诸臣听毕面色俱变,议论纷纷。“什么?雁门危急?”听到急报武帝也有些意外,毕竟李沮部实力不弱,不管是人数还是箭术应都不在对手之下,为何会这样?但不管原因出在哪,如今战败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要是不再派兵增援,雁门必破无疑,凭匈奴的凶残,定不是抢掠那么简单。
眼见大臣们众说纷纭,武帝不由提高音量道:“尔等稍安勿燥,静听联的令谕。吵有什么用?”龙目一瞪后沉声道:“既然强驽将军都无法破敌锋芒,那就不能再依赖箭术争雄了,唯有与其硬拼、血战。长平候卫青听令!”“臣在!”卫青闻声站起出列,躬身候旨。(朔方大捷后卫青被武帝改封长平候)
“联命你立率二万建章营卫士前往支援李沮部及解雁门之围。”“诺!”卫青也不再废话,干脆之极,领旨后转身立即下殿。
他们的君臣二人经这几年来已达成一种外人所不知的默契,那就是最困难、最艰苦、最难办的事情就交给卫青好了,而卫青则二话不说,赴汤蹈火、在所不惜,马上即办。这也是武帝越来越欣赏信任卫青原因。当然,卫青每件事都办得那么漂亮,从不让武帝失望。
朝中诸臣自然也无话可说,他们也知道卫青都对付不了的敌人,或许别的将领也是不可能的了,去了也是白去,这倒不怪武帝偏心,事实上卫青如今已成了汉军的定海神针、超级王牌。
卫青三个时辰后立刻率部出发,以最快的速度飞驰雁门,不过君臣都不知道的是,卫青此行并非真的只能硬拼,因为他已有了自己秘制的神秘武器——双驽弓。
至于威力如何?卫青本人也想早点知道,那现在拿匈奴的箭术劲旅刁手营来试箭那是再好不过了。